周易:讼卦详解卦
周易:讼卦详解讼卦讼:天水讼卦讼:天水讼卦彖辞说:讼卦,上卦乾为刚,下卦坎为险,...
2024-04-05 10:03:29 人看过
我们如何读《易经》(七十八)
——孔子所著《序卦传·第一章(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所著“易经十翼”中的《序卦传》,继续一点一点地去体悟感悟孔子是如何诠释、解读《易经》的。我按照《序卦传》里面的章节,分析感悟其精义。
今天,我们学习感悟《序卦传》的第一章(2)。
《序卦传》一共就两章,但每一章都很长,我把第一章分成若干段,分别感悟和分析。
“序卦”顾名思义就是解说《易经》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的,对我们学习《易经》大有助益。
《易经》六十四卦,分为上经(前三十卦)和下经(后三十四卦)。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必然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定不是随意排列的。
我们先看上经三十卦的排列:
1、乾 2、坤 3、屯 4、蒙 5、需 6、讼
7、师 8、比 9、小畜 10、履 11、泰 12、否
13、同人14、大有15、谦 16、豫 17、随 18、蛊
19、临 20、观 21、噬嗑22、贲 23、剥 24、复
25、无妄 26、大畜27、颐 28、大过29、坎 30、离
上一章,我们分析了从“乾坤”到“讼卦”的排列原由,今天接着分析“讼卦”到“否卦”的排列原由。下面我们看孔子是如何解说的。
原文: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讼卦变否卦,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译文:人们为了生存物资而争讼,所以接下来才能有“师卦”。“师”就是很多士兵的意思,很多士兵一定要互相依附结成组织,所以“师”接下来才能有“比卦”。“比”就是比附依附,大家互相依附就一定要积蓄一些物资,所以,接下来才能有“小畜卦”。物资积蓄多了然后就必须用“礼”来制约,所以接下来才能有“履卦”。(“履”就是小心行走,比喻处事必须循礼而行)小心循礼而行之后才会有安泰和安全,所以“履卦”接下来才能有“泰卦”,“泰”就是通泰之义。但是,万物不可能自始至终地通达安泰,所以,接下来才可能有“否卦”(否相对于泰来说,就是闭塞不通)。
孔子不愧是个哲学家,解释起道理来,也是生动形象我们如何读《易经》(七十八)——孔子所著《序卦传·第一章》,深入浅出。好像画面如在眼前,一目了然,一览无余。
大家看讼卦变否卦,很多人为了生存在争抢粮食和饮水,引起了争抢,发生了“讼”。这个时候我们如何读《易经》(七十八)——孔子所著《序卦传·第一章》,人们为了各自利用相互依附,组成了各种小团体,这就是“比”。这些小团体为了发展生存,就必须积蓄物质,但这个积蓄不是大规模的,而是“小有积蓄”即“小畜”,毕竟这些团体还是各种分散的小团体(部落)。随着物质的积蓄,为了避免大家争抢,就必须制定出一下“礼仪”来节制。“礼仪”在古代可不是礼貌、礼节这么简单,而是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这个仪式带有普遍性和制约性,这就必须要小心行事,循礼而行,这就是“履”。
只有在一个小团体中遵循礼仪,大家互相尊重,生存物质平均分配,不去争抢而是和谐共处,如此就会安泰通达,形成有爱互助的小团体,即“泰”。随时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团体的人们,或是因为私利,说是因为分配不均,或是因为生存物质的不足,渐渐失去了和谐友爱的氛围,利益冲突成了小团体发生内斗和矛盾的焦点,这样“否”就产生了,“否”就是不通、就是闭塞,就是走向反面,也就是“物极必反”的“反”。
大家看讼卦变否卦,孔子的解释是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是符合辩证法?是不是很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孔子的解释,也充分证明了《易经》的的确确是能指导人类社会实践的“济世”之作!
明天我们继续分析“否卦”后面还有什么卦,孔子又是如何解说的。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