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做好高中语文“史传类文言文”的复习呢?

2022-10-01 14:02:06  人看过

怎样指导学生做好高中语文“史传类文言文”的复习呢?

怎样指导学生做好高中语文“史传类文言文”的复习呢?

61946612674b1.jpg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近几年来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张衡传文言文知识归纳图片,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例如2019年全国高考1卷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选文紧扣课本,必修三选了贾谊的《过秦论》,学生对贾谊有一定的了解,文本难度不大。第10题的断句题截取的是选文开头的一句,《史记》中人物传记多是这种格式开头,《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开头;13题的翻译文言文中的语句,联系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意思来翻译,比如“数”可联系到《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数”翻译为“多次”“屡次”;“削”联系到《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削”翻译为“削减”;“稍”出自《苏武传》“稍迁至,稍迁至栘中厩监”。要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但迁移不是简单地照搬套用,而需要对知识建立体系。建立体系,延续前例,在文言字词方面,体现为探查字词的源流,梳理出清晰的脉络。这样,字词出现在陌生的语境中,其含义都能在脉络中找到联系,加以引申联想,得到其语境义,疏通句意以至文意,从而做好选择题与翻译题。

构建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 高中必修和选修中所选入的文言篇目篇篇都是经典,在回归教材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文言知识体系是帮助学生形成由课内到课外迁移能力的关键。

一、结合课文,归纳总结,背诵经典篇目,构建整体知识框架。结合课文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一词多用、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比如复习《游褒禅山记》可以归纳“其”的常见用法张衡传文言文知识归纳图片,复习《师说》可以归纳“乃”“所以”的用法,学习《孔雀东南飞》可以归纳“相”和“见”的特殊用法等等。举一反三,就可以搭建课内外知识桥梁,精心挑选包含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或是与课文中特殊句式相同或相似的高考真题、文言文段落作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和解题能力。

指导学生背诵抄写经典篇目,强化语感,提高断句能力及理解全文思想感情倾向的能力。命题者形成了一个共识,对文言文断句题的考查,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言文,因此指导学生复习时,多让学生诵读并加标点抄写教材经典篇目,从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

二、结合课文,找规律,总结方法怎样指导学生做好高中语文“史传类文言文”的复习呢?,构建史传文文本思路框架。 从命题规律来看,高考史传文的选材有固定的格式:第一部分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叙述人物的主要事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它们似乎与高中教材里的经典篇目《廉颇蔺相如传》《苏武传》《张衡传》《大铁锤传》《方山子传》的格式一致,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贤士、奇人、隐士等。传主形象类型化:刚烈、忠贞、勇猛、爱国、诚信、孝悌、刚直、谨慎、勤勉、博闻、聪慧等等,学生熟记这些词语强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根据近五年来对文章内容要点及对中心意思的概括的设题模式张衡传文言文知识归纳图片,结合课本复习时,注意构建史传文的要点及文本的思路框架,强化以下内容:(一)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画出年号纪年的标志;(二)官籍和官职,主要在哪里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有什么具体权利怎样指导学生做好高中语文“史传类文言文”的复习呢?,具体管理哪些方面的工作,结合课文构建古代官职的知识体系,比如三省六部、御史、都尉、刺史、太守、知府、巡抚、从事、有司、里正等等;划出官职前面表授予官职,罢免官职,提升官职,降低官职,调动官职的词语,例如征、举、荐、拜、除、赏、起、罢、夺、废、擢、陟、迁、谪、徙、转、出、改、兼、摄、领、权等等,时间,地点,官职是事件分层的标志,时间,地点,官职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三)人物关系,在人物传记中,传主大都是朝廷官员,所以涉及的主要关系有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系等等。构建起这样的文本思路框架,就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不同人物的言行观点,提升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敏捷性、灵活性。通过联想课本,将课外阅读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原载2021年10月30日《孝感日报》)1722字

推荐文章

(历史新知网)历史上最实用的翻译技巧,值得收藏!

(历史新知网)历史上最实用的翻译技巧,值得收藏!

“是”在文言文中的翻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文言文翻译(四)关注七个...

最新更新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