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明解群2015.10.18课中记录亢龙过度必有忧悔

2024-05-07 10:08:06  人看过

周易明解群2015.10.18课中记录亢龙过度必有忧悔

周易明解群2015.10.18课中记录

亢龙过度必有忧悔,群龙协同不必有首——《乾》卦上九、用九串讲与讨论

时 间:北京时间2015年10月18日22:00—22:30

主 持 人: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导读老师:张克宾(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辛亚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

课程秘书:李芙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导读简介:

张克宾,1981年生,山东莘县人。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读书期间受王新春先生周易概论课之影响,逐渐对玄妙精微的易学生起浓厚的兴趣。本科毕业后,遂以易学思想为研究方向,继续在山东大学哲学系暨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又先后受教于王新春先生、刘保贞先生、林忠军先生、刘大钧先生,在诸师之引领下,渐窥易学阃奥之一斑,矢志向学,以为职志。2010年,在刘大钧先生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旋即留校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帛书《易传》诠释理路与哲学意蕴研究,二是由朱熹易学所展开的易学与理学关系研究。诠才末学,唯勉而行之。

辛亚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其博士论文《张载易学研究》获2011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周易哲学、宋明理学,开设课程有周易解读、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专题研究、宋明理学名著研读等。主要论文有《“毒”字考辨》、《太虚如何承载价值——张载“太虚”概念新探》、《张载思想的学术定位》、《张载易学数论发微》、《“藉用白茅”述论》、《略论王家台秦简的风格特征》等。

主持人简介:

温海明爻辞占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2006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1999年获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硕士。曾为北京大学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现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孔学堂咨询委员;国际英文哲学刊物Asian (A&HCI)编委;教育部英文哲学学术期刊 of in China (《中国哲学前沿》)副主编;著有:《儒家实意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as the Art of and World (, 2009); ( Press, 2012);《中国哲学思想》(2010)等等。在国际一流哲学期刊 of , Asian , Dao: A of , , and , 《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曾获美国陈荣捷(Wing-tsit Chan)比较哲学奖学金、东西方中心(East-West )学员奖学金等;曾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根特大学等校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其《中国哲学思想》被译为英、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在国外出版。

21:55:06 温海明:欢迎辛老师,张老师给大家讲解乾卦上九爻辞象辞!

22:00:40 张克宾:大家晚上好!时间到了,我就先简要讲讲。

22:03:19 张克宾:上九:亢龙有悔。亢,穷极之义。上九爻居乾卦之上,龙高飞至极,故为亢龙。《系辞传》说:“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周易正义》孔颖达疏云:“悔者,其事已过,意有追悔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物极则反,故亢龙有悔。所以,《象传》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文言》说:“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22:05:00 张克宾:《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易》曰:亢龙有悔。此言上而不能下,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自返者也。”这段话很好地解读了“亢龙”的含义。亢龙有悔,并不是简单地说龙飞至穷高之地则有悔,而是说其上而不能下,伸而不能屈,往而不能返,有悖于阴阳变易、刚柔往来之道,所以终将有所悔恨。

22:05:26 温海明:亢龙指龙飞得太高了,易教是盈则亏,亢则悔。一方面自然现象变化如此,一方面人事进退无不如此。

22:08:59 张克宾:《文言》:“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上九阳爻而居上位,故贵。但阳爻居阴位,不得其正,故无位。“高而无民”是说上九所处过高,脱离民众。虽然有贤人在下,但却不愿意辅助它。“贤人”指九三,九三处下卦故说“贤人在下位”,九三阳爻得正,上九阳爻失正。且九三、上九都是阳爻,两不相应,所以上九得不到九三的辅助。

22:09:28 孙世柳:上而不能下?不是很懂。持续上,不是很好吗?

22:10:17 温海明: @孙世柳  穷途末路,没有回旋余地,那就动辄有悔了。

22:12:06 孙世柳: 倘若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呢?用我们的话讲,终身奋斗?下很多时候是外在因素,能屈能伸我倒很理解,上下之道我觉得可以讨论。

22:12:03 温海明: @孙世柳 上九是太高了,太满了,说明外在的高位和内心的自满都不可取,要戒除。

22:12:54 张克宾: @孙世柳 能上能下,就是能屈能伸。

22:13:06 辛亚民:大家晚上好。

22:13:24 温海明: @辛亚民 欢迎辛老师讲解!

22:13:51 辛亚民:请张老师继续啊!

22:14:14 张克宾:乾卦六爻,初“潜”,四“跃”;二“见龙在天”,五“飞龙在天”;三“终日乾乾”是“与时偕行”,上“亢龙有悔”是“与时偕极”。可见乾卦六爻,既有从初到上的发展变化,也有上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这也是理解六十四卦的一个普遍原则,即一卦内部既有时位上的发展变化,又有上下间的彼此影响。

22:14:20 刘京华: @温海明 我对这爻的理解关键是已经到头了。

22:14:36 温海明: @刘京华 到头一般指外在的客观形势到了穷途末路,这样说没有什么问题。

22:14:56 刘京华: [抱拳]@温海明

22:15:36 温海明: @刘京华 但如果内心走入穷途末路,骄傲自满,不可一世,那也是要动辄有悔的,离覆灭不远了。

22:15:46 孙世柳:正像张老师上面说的一样,要放在爻位的变化中理解。

22:15:27 张克宾:《文言》曰:“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亢龙之有悔,就在于知进不知退,知存不知亡,知得不知丧,这个道理为人所易知。而《文言》高明的地方,在于指明圣人的进退存亡不失其“正”。

22:16:02 温海明: @张克宾 这时候就更多地从外在转入内心。

22:17:18 张克宾:是的,外在事态的变化有其自然的法则,圣人所谓则顺其变化而进退之,且不失其正。

22:17:29 温海明: @张克宾 内心不能把握好进退存亡的分寸,那就无法与外在的阴阳形势顺应协同,也就无法得其正。

22:17:47 辛亚民:“先天”,指先于天时的变化而行事;“后天”,指在天时之后顺应天时行事。这是说,作为理想人格的圣人,掌握了《周易》的法则,其德行则与天地日月的变化相一致,既可以提前预知天时,又可以顺应天时而行动。

22:18:31 孙世柳:天下没有不亡的事物,圣人时刻自醒于内。

22:18:57 温海明: @辛亚民 但上九之时位,先于天则天不配合,后于天则追悔莫及。

22:19:07 刘京华: @温海明 似乎类似有善始却不能善终。对吗?

22:20:20 温海明: @刘京华 上九的时位,即使有善始,恐怕也难善终?@张克宾

22:20:28 张悦: @刘京华 到了九五就是善终。

22:21:12 温海明: @张悦 过了九五的状态,求善终就难了。

22:21:30 张悦: @温海明 嗯,所以我觉得到了九五就要坚守贞。

22:21:54 张克宾:既有内心对事态分寸的把握,也有对自我德行操守的坚持。

22:22:04 张克宾:处上九之时,虽然不能进,但却可以退。虽然未必能成大业,但却能不失其正道。

22:22:07 张克宾:乾坤两卦除卦爻辞外,多出用九、用六两条。我们再简单谈谈“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22:22:09 温海明:用九众说纷纭。

22:22:28 张克宾:是的,用九的说法太多了。

22:22:55 张克宾:用九、用六到底什么意思,古今学界见解不一。朱熹以为是发明《周易》变占之例。也就是说《周易》在乾坤两卦专门讲用九用六,意在指明占筮中所得七八九六之数,是以九、六为变爻。

22:23:40 温海明:九为老阳,六为老阴,单独说明,比较在理。

22:24:08 辛亚民:“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这是说,亢龙之所以有悔,是只知进升,不知引退;满足于既得现状,不懂得有丧失的危险。作为最高境界的圣人却不如此,知道进退存亡相互转化这一普遍之理,行为处事能符合中道,进时知退周易明解群2015.10.18课中记录亢龙过度必有忧悔,得时知丧,存时知亡。这种行为处世的原则方法,典型地体现了易学的辩证思维。

22:24:09 郑静:那也就是永远第二,第二不灭定理。

22:24:50 张克宾:王弼以为九代表乾元天德,“用九”即“能用天德”。马王堆帛书《周易》中“用九”写作“迵九”,“迵”通“通”,用九即通九,也就是六爻皆九。我们前面说过,春秋之时可能没有九六式爻题,《左传》表述乾卦初九曰“乾之姤”,表述“用九”则用“其坤曰”,可知《左传》是以乾卦六爻全变为“用九”。

22:25:43 温海明: @张克宾 六爻皆九,卦变为坤。

22:25:44 张悦: @张克宾 阳爻用九、阴爻用六,可以理解对于所有爻辞的解释吗?

22:26:55 张克宾: @张悦 是的,就是指明《周易》重视变,阳爻之变数在九,阴爻之变数在六。

22:27:06 温海明:九为老阳变阴,六为老阴变阳,这是起卦时通用的。

22:27:09 张克宾:在结合用九爻辞言“群龙”,我认为“用九”就是说乾卦六爻纯阳,皆能变化。说“用九”是“用天德”是对其义理的发挥。

22:28:34 温海明: 每一阳爻都是龙,皆能变化,都能为首,故群龙无首。

22:29:37 张克宾: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传》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从“天德无可为首”来看,乾卦纯阳周易明解群2015.10.18课中记录亢龙过度必有忧悔,六爻皆九,则刚健而变为柔顺,所以取群龙都可肯做首领之象。

22:30:35 张克宾:马王堆帛书《衷》篇云“键之至德,刚而能让。”刚而能让,是乾卦的至德。朱熹《周易本义》说:“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之治。”

22:31:06 张克宾:帛书《衷》篇说:《易》曰:“见群龙无首”。子曰:让善之谓也。君子群居,莫敢首,善而治,何亓和也?又说:“群龙无首,文而圣也。”

22:31:08 张克宾:

22:32:01 温海明: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以用九为天则,应该是用老阳之数九,体现天道变化的根本法则。

22:32:23 徐治道:不知不觉10:30了,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感谢各位群友的积极参与,欢迎大家继续讨论交流。

22:32:27 张克宾:“群龙”表征君子群居之义,“无首”表征群居之君子让善互相不肯为首,呈现出一种“善而治”的和谐状态。

22:33:32 孙世柳:乾卦的每一爻,或者说所有的阳爻,是否都包含了阴的成分,阴中也有阳?

22:33:51 温海明: @孙世柳 如为老阳就要变阴。

22:34:39 温海明:每爻皆可能为首,主动让他爻为首,有谦让之意。

22:35:11 邓洪波: “见群龙无首吉”~乃四象之道。

22:35:18 温海明:各自不凸显首领的地位才是合乎天道的。

22:35:29 孙世柳:学生在想,真的达到一种群龙而居,皆不称雄,的确是大吉之象啊。谦和之因,互相和融而不排斥。

22:35:52 孙世柳:学生建议讲用六的时候,各位老师可否针对用九再谈谈两者的联系

22:36:19 温海明:群龙都不为首,都不称雄,说明都刚健进取而不咄咄逼人,大家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一个团队精诚团结的最佳状态。

22:36:29 张悦:老师爻辞占法,《周易本义》里面解卦时乾坤两卦六爻都变看用爻怎么理解呢?@张克宾

22:37:32 张克宾:朱熹的意思是,占筮时,遇到乾卦六爻皆是九,则看用九之辞;遇到坤卦六爻皆是六,则看用之辞。@张悦

22:38:04 李伟东:天地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22:38:14 王力飞:张悦:断占时没有变爻,各爻均阳或阴时看用爻。这是一种用法。

22:39:04 张悦:这个我理解,我不懂为什么这么看?@张克宾

22:39:19 张克宾: @张悦 这是朱熹自我发明的一套变占法,其实有理而无用。因为《左传》《国语》也好,还是后世记载的占法也好,从来没人这么占。

22:39:47 温海明: @张克宾 确实如此,不如说九为老阳变阴是天道自然的法则。

22:40:17 王力飞:占法太多,看各人怎么说。

22:40:55 张悦:我回去再学习下。每周占一成,就学习占出来的那一爻[抱拳]

22:42:04 张克宾:《周易》难读,难就难在其卦爻辞都是“象”,弄明白字面含义都很难爻辞占法,解读其背后意蕴更难,就其背后意蕴再谈天人之道是难上难。

22:42:10 温海明:群龙无首通常被当做贬义来理解,而用九此处说吉,就要颇费思量。

22:42:32 张悦:有一种无为而治的感觉。

22:44:42 温海明:@张克宾 说得在理。此处的天人之道,就在于六爻一体,都是群龙,都刚健进取,都奋发有为,但都不强为首,众志成城,精诚团结,不吉利都不可能。

22:44:45 王力飞:有这层味道。

22:45:36 李伟东: @温海明 [强] [强] [强]

22:46:04 温海明: @张克宾 确实,“象”为解读卦爻辞之根基。@王力飞

22:49:47 孙世柳:多谢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玫瑰]辛苦,辛苦!

22:49:55 邓洪波:结合卦爻象学习卦爻辞会有更多的感梧。如果有可能,再结合小成图学习,一定会有突破性收获。

22:50:27 温海明:阴阳要交流转化才吉利。

22:50:31 郑智力:就是相互间有足够的尊重,尊重每一个个体,才能达到那样的状态。同时每个个体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22:53:51 温海明:@郑智力 辞让之心对于维系团体的力量很重要。

22:54:46 温海明:谢谢张老师、辛老师一周精彩讲解。

22:58:30 李伟东: @张克宾 @辛亚民 @温海明 谢谢三位老师![抱拳][抱拳][抱拳]

22:59:44 辛亚民:主要感谢温老师和张老师,我真的没有做多少工作[抱拳][抱拳][抱拳]

22:59:59 崔圣:谢谢 @张克宾 @辛亚民 @温海明 老师!

23:03:09 温海明: @辛亚民 谢谢亚民! @张克宾 谢谢克宾系统准确精彩的讲授!

23:05:58 辛亚民:张老师讲得非常精彩,我也很受益[抱拳][抱拳][抱拳]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当面交流请教。

23:06:44 温海明: @辛亚民 亚民今后要多多指导大家学习讨论,慢慢就熟了。

(整理:贡哲,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本科生)

推荐文章

逸士带你读易经2020-04-09

逸士带你读易经2020-04-09

今天,承接【一日一读易之第六讲】,来说一下周易断卦的方法。周易爻辞断卦法,即根据...

观象斋|周易原文与注解(一)——六十四卦

观象斋|周易原文与注解(一)——六十四卦

我们学习《周易》起卦之后可以到《周易原文与注解》查阅你所占得卦象的卦辞。另一部份...

的承、乘、比、应关系中的第二爻

的承、乘、比、应关系中的第二爻

爻位的承、乘、比、应关系第二爻,在下卦的中位,也是个小管理者了。六爻中的第三爻与...

街头算命先生用三个铜钱摇六次即成一卦一卦卦的方法

街头算命先生用三个铜钱摇六次即成一卦一卦卦的方法

中国最早的起卦方法是蓍草占筮法,铜钱起卦法又叫大衍筮法,用五十根蓍草进行演算,其...

最新更新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