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卦倒着看 一个“忌”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

2024-04-06 14:20:26  人看过

谦卦倒着看 一个“忌”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

《礼记·中庸》中有这样一句: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人活于世,当懂得规行矩步,对人、对事当心生敬畏。

行事无所顾忌者,不过是匹夫之勇,唯有心有敬畏者,方能细水长流谦卦倒着看 一个“忌”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来日方长。

一个“忌”字,趋吉避凶,福报平安。

懂得“忌”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忌露锋芒

纵观古今,很多人成在才能,败也在才能,其中缘由就是不懂得藏而不露的道理。

我国西汉时期,有个将军叫灌夫,能文能武,才华横溢,他对没有多少才华的丞相田蚡很不服。

当时,文武百官都去巴结田蚡,而灌夫不但不去亲近田蚡还常在他面前耍枪弄刀,卖弄技艺。

有一次,他当着田蚡的面出言不逊:“你靠奉承权势起家,不过是椽作梁用,有何荣耀?”由于灌夫过于露锋,最终被田蚡处死。

当灌夫遇见了胸襟狭隘的田蚡,又一味露锋,自然是引祸上身。

无独有偶,三国时的杨修,才智过人,但他恃才放旷而丢了身家性命。

曹兵进退维谷,本已心烦意乱,而杨修偏在此时“妙解”鸡肋,认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擅自命士兵们收拾行装准备回撤。犯了曹操的大忌谦卦倒着看,引来杀身之祸。

《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子有卓越的才能和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侯才施展出来。

一个有才能却锋芒毕露的人,必定会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打压。

所以,忌露锋芒是保全自己的正确解码方式。

在《易经》64卦中,唯有谦卦卦象都是吉兆。

大显才能者并不一定威名远扬,倒不如常怀谦虚之心,做到润物细无声,寻找合适的时机展露才华。

忌逞能

人们常说“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但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总是自己吃亏。

曾看到一则寓言故事:

一个人被一只狼追赶,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抓起一块羊皮披上,混入了羊群。

狼追到羊群前,分辨不出哪个是人,便问计于狐狸。

狐狸对狼耳语几句。狼窃喜,对着羊群高喊:

“人啊,你装扮成羊,真是太逼真了,我一点也看不出破绽。人,你虽然聪明,但有一事你无法做到,你能把自己扮成狼吗?”

话音刚落,只见人气呼呼地站起,把身上的羊皮一掀:“谁说不能?”

说时迟那时快,狼猛扑过去,咬住了人的喉管。

寓言中的人,因为逞能而低估危险,白白丢了性命。

反观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明知“三高”还天天上酒桌,动辄贷款上百万买豪车上下班。

他们不顾身体健康、财力状况,宁可损害健康、负债累累也不能被比下去。

与其说他们讲究生活品质,倒不如说是他们喜欢攀比、逞能。

能力出众、生活条件优渥本是好事,但认知不足,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只会为自己徒增烦恼。

忌固执

《论语·阳货篇》中有一句: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比如,商纣王穷奢极欲,残杀无辜。这时,有大臣劝他一定要小心,如果再放荡下去,就会被别的部落赶下台去,丢了天下。

商纣王却认为自己是对的,谁的话都不听,坚持一条道上走到黑。

并且,他还有振振有词的理论依据:不是君命神授吗?我们家族统治天下不是天命吗?既然是天命,谁敢违反?我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上天不是还会庇护我吗?

事实证明,商纣王错了,他不是“上智”,而是不折不扣的“下愚”,并且是愚蠢到了极点。

心学大师王阳明也曾和弟子们讨论过固执的问题。

《传习录》里记载说:

问:“上智和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所谓不移,就是固执,他们都坚信自己是对的,所以都不愿改变。

太固执的人,往往即使撞了南墙也不肯回头。

“固执己见”,一条道走到黑,不如适时进退。

进退有度,与人、与已都有余地,圆融通达,才是大家风范。

忌多言

有德之人说话谨慎谦卦倒着看,有福气;话多的人急躁,没有安全感觉,惹人讨厌。

老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话多的人通常不经过思考,能说、不能说的一股脑都说出去,很多时候给人添乱,同时也给自己找麻烦。

公元384年,前秦的苻郎投降东晋,来到江南。

当时的王素之喜欢管闲事,又没有到过北方,就经常向苻郎询问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一问起来就没完没了,苻郎非常讨厌。

有一次,王素之问了半天后,又问:“中原地区的奴婢,价格怎么样?”

苻郎回答:“话少的十万,话多的一千。”

苻郎的回答,让王素之幡然醒悟,从此再不多言。

其实,关于多言的话题,古圣先贤早就讨论过,且有明确的答案。

子禽向墨子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听得进去。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时分,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

所以,只有在切合时机时所说的话才是有用的。

俗话说,“言多必失”,有时一不小心说错话,而损人名节,揭人隐私,我们就会招人怨恨。

一个人能明哲保身的法宝并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有权有势,而是管好自己的嘴巴,能够谨言慎行。

忌贪婪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有很多容易满足的人并非愚蠢,而是他们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古往今来,贪欲旺盛的人往往结果不太好。

古时候,有位财主从牧童口中得知山中有财宝。他招集家仃直奔山洞,看着堆积成山的金银财宝谦卦倒着看,他不顾一切地把金子装进袋子,想带走所有的金子。

这时,洞里的神仙说:“人啊,别让欲望负重太多。天一黑下来,山门就要关了。到时候,你不仅得不到半两金子,连老命也会在这里丢掉,别太贪婪了。”

可财主根本听不进劝告,不停地搬运,非要把金山搬完才能满足。

忽然,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响过后,山洞全被地下冒出来的岩浆吞没了。

财主的贪婪不但没有得到金银财宝,还丢了自己的性命。世人在追求欲望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烦恼。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有人贪钱,有人贪权,有人贪酒,有人贪色,大凡“贪”字当头,就会忘乎所以,丢掉理性,走上极端,最终毁在“贪”字之上。

贪,会侵蚀心灵,让人们无法自在生活。唯有降低欲望,才能清净本心,快乐地生活。

想要到达超出常人的思想境界,就要心生敬畏,有所“忌”。

忌露锋芒者谦卦倒着看 一个“忌”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深藏不露,润物细无声;

忌逞能者,大智若愚,顺势展才华;

忌固执者,进退自如,立不败之地;

忌多言者,谨言慎行,吉人自多福;

忌贪婪者,理性知足,平安度一生!

推荐文章

最新更新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