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易卦气说的哲学——以孟喜为例

2023-06-21 11:09:04  人看过

汉易卦气说的哲学——以孟喜为例

汉易卦气说的哲学意蕴

——以孟喜卦气说为例

文 / 刘春雷

烟台大学教授

摘要:孟喜卦气说包括四正卦、十二月卦、七十二候和六日七分说等内容,以《周易》六十四卦符示涵摄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的阴阳消息。孟喜卦气说在彰显自然天道运行的同时,更注重效法天道设立政教的人文秩序建设,蕴含丰富、深刻的哲学文化内容。孟喜卦气说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历法,其哲学内涵被赋予神圣的“形式化”,在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论证、权力运作和整个文化意识形态建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周易》;卦气;孟喜;历法;哲学意蕴;汉代

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汉易卦气说的哲学——以孟喜为例

《周易》以阴、阳爻两个符号为基本元素,组合成八个经卦、六十四个重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为主体的符号体系,并以此独特神妙的符号体系符示涵摄宇宙间阴阳消息、天地人三才之道和一切现象、事物、变化。所以,易学是一门具有独特符号话语系统、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专门之学。彰显盛大于有汉一代的卦气学说集中体现了易学这一鲜明特质,是汉代象数易学乃至整个中国易学史的核心价值所在。卦气学说彰明三才之道、穷究天人之际的易学思想,对整个易学发展史甚至中国文化的构建具有深远影响。

一、卦气与卦气说的出场

所谓卦气,即以卦爻符号符示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涵摄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三百六十五日(实际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每日十二时辰的气化运行以及其中各种自然物象、事态的变化更替。汉儒认为,卦气涵摄天地人三才之道,卦气的兴衰变化显示了天道运行的正常与异常、人事变迁的吉凶祸福。人作为感通天地的三才之一,以卦气为依据,从天道与人道的价值应然出发,审视、校正天道与人道的实然处境,并在应然价值和实然处境的辩证中凸显与宇宙一体的人的主体性存在。

卦气思想起源于何时,学界尚无定论。尽管由于时间久远,类似卦气起源等很多历史现象难以清晰考察,然而毋庸讳言夬卦变兑卦等人能来吗,在成熟的卦气学说浮出历史地表之前,卦气思想一定有一个悠久的发展历史。刘大钧教授依据今人可见的各种文献尤其是帛书《周易》,对卦气思想的起源进行深入追溯,认为卦气思想在殷墟甲骨卜辞、《尚书》、《山海经》中就已出现,类似《周易》“十翼”之文与《子夏易传》等春秋时期的相关记载更多。刘先生的考辨可谓精审。如果不局限于文本依据和实物证据,而是根据圣人“仰观俯察”而画卦的意图,我们可以做出更加大胆一些的判断,认为卦爻符号象征阴阳二气的思想萌芽,可以在逻辑上追溯到伏羲画卦之初。

自觉、系统的卦气学说由西汉昭、宣二帝时期的易学大家孟喜提出,自此之后卦气学说彰显于历史舞台并发展为汉代象数易学的主流。卦气说是汉代象数易学的核心主干,主要的易学家如孟喜、焦赣、京房、荀爽、郑玄、虞翻以及一部重要的著作《易纬》都有系统完备又各具特色的卦气学说。冯友兰先生认为,孟、焦、京等人都以“阴阳灾变”讲易,关于卦气之各种理论,“详细内容,或有不同,但其大指,皆以阴阳家的学说解释《周易》……是在西汉晚期流行的一种象、数之学”。根据汉代易学家们在诠释经传、建构思想活动时所依凭的《周易》符号系统,卦气学说分为两个类型:八卦卦气学说和六十四卦卦气学说,孟喜卦气说属于后者。本文以孟喜六十四卦卦气学说为例,分析其中蕴含的汉代易学特质以及借卦气沟通天人之际的天人智慧。 现存关于孟喜卦气说的最早记载,见于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的《卦议》,其中引孟喜卦气说曰:

“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汉易卦气说的哲学——以孟喜为例,九六七八,是为三十。而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变,十有二变而岁复初。坎、震、离、兑,二十四气,次主一爻;其初,则二至、二分也。坎以阴包阳,故自北正。微阳动于下,升而未达。极于二月,凝涸之气消,坎运终焉。春分出于震,始据万物之元,为主于内,则群阴化而从之。极于南正,而丰大之变穷,震功究焉。离以阳包阴,故自南正。微阴生于地下,积而未章。至于八月,文明之质衰,离运终焉。仲秋阴形于兑,始循万物之末,为主于内,群阳降而承之。极于北正,而天泽之施穷,兑功究焉。故阳七之静始于坎,阳九之动始于震;阴八之静始于离,阴六之动始于兑。故四象之变,皆兼六爻,而中、节之应备矣。”

孟喜以六十四卦卦爻体系表达他的思想,属于六十四卦卦气学说。具体来说,孟喜六十四卦卦气说分为三个有机组成部份:以坎、震、离、兑四正卦二十四爻符示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卦符示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以除坎、震、离、兑四正卦之外的《周易》其他六十卦符示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以及一年中的七十二种物候,每卦分值六日七分(六又八十分之七),故称六日七分说。

二、四正卦与二十四节气

孟喜的四正卦说将四方、四季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历法知识装入坎、震、离、兑四正卦的卦爻符号系统,赋予其以一种简单明了、直观恰当的易学形式。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先民关于天文气象的经验总结,其形成肯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最迟在秦汉之际就已经确立了系统的二十四节气。汉武帝元封七年(也是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落下闳、邓平等人奉武帝之命制定《太初历》,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官方历法。

在孟喜的六十四卦卦气学说的整个系统中,坎、震、离、兑为四正卦,对六十四卦的分布排列具有确立四极、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从空间上来看,坎、震、离、兑四正卦分别居于北、东、南、西四个正面方位,确立了六十四卦体系空间分布的四个极点;从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也是在时间意义上)来看,坎、震、离、兑四正卦分别象征了冬、春、夏、秋四个季节,其二十四爻又符示了一年之内气候周期性(时间性)变化的关节点——二十四节气。天地间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分布于空间之四方(北东南西)与时间之四时(冬、春、夏、秋),两者都呈现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之四象,统摄于坎、震、离、兑四正卦。可见,孟喜四正卦所符示的内容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是一个时空一体的符号体系;而四正卦每一爻在性质上与所象征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所有事态、情状又一一符应契合。

孟喜以坎、震、离、兑四个重卦的二十四爻,符示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来说,坎卦初爻初六、震卦初爻初九、离卦初爻初九、兑卦初爻初九分别符示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等二十四节气中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四个节气。所谓标志性意义,指二至二分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时最显着的特征:冬至为冬季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刻,是冬季至正至显的代表,由坎卦之初爻值之;春分为阳气壮大阴气消退而阴阳相半之际,是春季至正至显的代表,由震卦之初爻值之;夏至为夏季阳气最盛、阴气最弱的时刻,是夏季至正至显的代表,由离卦之初爻值之;秋分为阴气壮大阳气消退而阴阳相半之际,是秋季至正至显的代表,由兑卦之初爻值之。

在坎卦而言,除了坎卦初爻初六符示冬至之外,坎卦第二爻九二符示小寒,第三爻六三符示大寒,第四爻六四符示立春,第五爻九五符示雨水,第六爻上六符示惊蛰。坎卦之经卦呈现两个阴爻包含一个阳爻的形态,是“以阴包阳”,象征阴气为主体的大格局下阳气萌动于中的情景态势。作为重卦的坎卦一方面是坎卦经卦的双重组合,典型代表了坎卦经卦的如上性质,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新态势:在冬季阴气为主导的大格局中,微弱阳气萌动生发,如地气上升却未畅达,到了阴历二月之节惊蛰,阴寒凝涸之气终于消退,阳气升腾壮大,万物复苏,百虫活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惊蛰”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具体来说,惊蛰时节又表现出三种生机勃勃的物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这些都是在天地之间阴气消退、阳气升达格局下大自然的物候变化。

类似于坎卦六爻分别符示涵摄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六个节气,包含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等三个月,震卦六爻分别符示涵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六个节气,包含二月、三月、四月等三个月;离卦六爻分别符示涵摄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六个节气夬卦变兑卦等人能来吗,包含五月、六月、七月等三个月;兑卦六爻分别符示涵摄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六个节气,包含八月、九月、十月等三个月。在四正卦之震、离、兑三卦,其符示相应季节、节气的机制与坎卦相同,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三、十二辟卦与七十二物候

孟喜四正卦说以四正卦二十四爻勾画出阴阳二气在一年中消息变化的大体格局:春、夏、秋、冬的四季转换和二十四节气的更迭;具体到一年中的每一月、每一月中的每一天,阴阳消息与物候变化各有差异,孟喜又以六十四卦除坎、震、离、兑四正卦之外的其他六十卦、三百六十爻,符示涵摄每一月、每一节气、每一候、每一天中的阴阳变化,在四正卦说的基础上对天道运行、卦气流转做更加细致、深入的诠释展现。

首先,孟喜提出十二月卦,以十二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卦象标示一年内十二个月阴阳二气消长的情状,称为十二辟卦。具体来说,仲冬十一月,阴气盛极而衰、阳气萌生发动,呈现为复一阳五阴的消长格局;季冬十一月,阴气衰退阳气生长,呈现临卦二阳四阴的消长格局;孟春正月,阳气升腾阴气衰退而阴阳各半,呈现泰卦三阳三阴的消长格局;仲春二月,阳气壮大胜过阴气,呈现大壮卦四阳二阴的消长格局;季春三月,阳气盛大决胜阴气,呈现夬卦五阳一阴的消长格局;孟夏四月,阳气盛壮达到极点,呈现乾卦六爻皆阳的消长格局——天道运行至此,在经历阳气息长的少阳、太阳两个阶段之后,阴阳消长的格局出现变化,进入阳气消退、阴气壮大的少阴、太阴两个阶段。在仲夏五月,阳气衰退阴气生长,呈现姤卦一阴五阳的消长格局;季夏六月,阳气衰退阴气生长,呈现遁卦二阴四阳的消长格局;孟秋七月,阴气升腾阳气衰退而阴阳各半,呈现否卦三阴三阳的消长格局;仲秋八月,阴气壮大胜过阳气,呈现观卦四阴二阳的消长格局;季秋九月,阴气盛大决胜阳气,呈现剥卦五阴一阳的消长格局;孟冬十月,阴气盛壮达到极点,呈现坤卦六爻皆阴的消长格局——在经历阴气息长的少阴、太阴两个阶段之后,阴阳消长的格局又出现变化,天道运行又进入新一轮的循环往复。

孟喜以十二月卦符示涵摄一年十二个月的阴阳消息,是一种天才性的创造。在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等十二月卦的依次排列中,诸卦所赖以构成的阴阳二爻,在排列顺序上呈现一种规则性变化汉易卦气说的哲学——以孟喜为例,而这种规则性变化与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中阴阳消长、寒暑交易呈现奇妙的一一对应。一年间阴阳变化的天道运行赋予十二月卦以不同的性质和卦德,而十二月卦的卦象、爻象成为一年间天道运行、阴阳变化的绝妙象征。

基于现代天文学家的科学立场,薄树人先生认为,从组成卦体的阴阳二爻与一年十二个月内阴阳二气的变化对应来看,十二月卦的部分是“孟喜卦气说中最为有序,其变化最有内部逻辑的部分……这是孟喜卦气说中最体现其创意,也即最成功的部分”。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每月有两气(节气和中气),每气有初、次、末三候;如此,每月具体包括节气之初候、节气之次候,节气之末候,中气之初候、中气之次候、中气之末候等六候。孟喜十二月卦所符示涵摄的,乃是“每月阴阳消息之基本情状或常态情状”,集中符示于典型代表该月特征的中心部分:中气之次候。除了每月中气之次候分别由十二月卦所符示之外,每月中的其他五候分别有六十卦中除十二月卦之外的其他四十八卦来符示象征。

天道循环、周流不殆,一月之内的二气、六候表现出不同面貌,在阴阳消息尤其展现该月常态情状方面存在深浅程度的不同和次第。孟喜把每月二气六候的等级性存在由四个整卦、两个半卦(上卦和下卦)来符示,并冠之以具有人文秩序色彩的爵位名号,称之为侯卦、大夫卦、卿卦、公卦和辟卦。辟卦即上文所言的十二月卦,又称君卦、十二消息卦夬卦变兑卦等人能来吗,构成符示一年阴阳消息基本情状,统摄侯卦、大夫卦、卿卦、公卦的主干。

具体来说,在仲冬十一月,侯未济之外卦符示该月节气之初候,大夫蹇符示节气之次候,卿颐符示节气之末候,公中孚符示中气之初候,辟复符示中气之次候,侯屯之内卦符示中气之末候。与此相类似,在季冬十二月,侯屯之外卦、大夫谦、卿睽、公升、辟临、侯小过之内卦,分别符示十二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孟春正月,侯小过之外卦、大夫蒙、卿益、公渐、辟泰、侯需之内卦,分别符示正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仲春二月,侯需之外卦、大夫随、卿晋、公解、辟大壮、侯豫之内卦,分别符示二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季春三月,侯豫之外卦、大夫讼、卿蛊、公革、辟夬、侯旅之内卦,分别符示三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孟夏四月,侯旅之外卦、大夫师、卿比、公小畜、辟乾、侯大有之内卦,分别符示四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仲夏五月,侯大有之外卦、大夫家人、卿井、公咸、辟姤、侯鼎之内卦,分别符示五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季夏六月,侯鼎之外卦、大夫丰、卿涣、公履、辟遁、侯恒之内卦,分别符示六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孟秋七月,侯恒之外卦、大夫节、卿同人、公损、辟否、侯巽之内卦,分别符示七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仲秋八月,侯巽之外卦、大夫萃、卿大畜、公贲、辟观、侯归妹之内卦,分别符示八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季秋九月,侯归妹之外卦、大夫无妄、卿明夷、公困、辟剥、侯艮之内卦,分别符示九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在孟冬十月,侯艮之外卦、大夫既济、卿噬嗑、公大过、辟坤、侯未济之内卦,分别符示十月之节气与中气的初候、次候和末候。

可见,在十二辟卦的统摄下,十二侯卦、十二大夫卦、十二卿卦、十二公卦与十二辟卦一起组成了一个等级明确、秩序井然的有机整体,在儒家人文的价值视野下,彰显了一个自然天道运行不殆、阴阳消息变化无穷的宏大宇宙图景。

四、孟喜卦气说的哲学蕴含

孟喜卦气说是一种天才性的易学创造,它融合了当时先进的天文气象知识,在汉代经学大背景下对《周易》进行创造性诠释。毋庸讳言,从严密的天文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审视,孟喜卦气说尤其是其中的六日七分说存在划分时间计算不够精确、当值的卦爻符号与实际阴阳二气未尽相符等问题,这是孟喜卦气说的局限,也是其在元代王恂、郭守敬《授时历》之后逐渐淡出中国官方所颁订历法的重要原因。然而,易学本来就是“兼三才而两之”的天人之学,其立学的宗旨并非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知,而是在穷究天人之际的活动中确立主体性生命价值,进而敞亮宇宙万有的本真面目。所以,除了以六十四卦符示涵摄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等自然天时天象信息,孟喜卦气说更具有法天道以设政教的人文建设意图,蕴含丰富的依天道立人道的哲学文化内涵。

首先,孟喜四正卦所符示的一年四季之阴阳消息直接关系古人四方、四时的文化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文创制。《周礼》又称《周官》,记载了周文鼎盛时期周代以官制为代表的礼制体系,其主体架构就是天地、四方、四时的宇宙观念:“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教官之属:……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刑官之属:……”《周礼》冬官司寇部分早佚,汉儒补入《考工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三代尤其周代效法天地四时建设官职礼制、进而通过这一政治体系统摄、教化整体族群、邦国乃至天下的总体构思。而且,《考工记》将全篇主旨交代得很清楚:“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全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认为优秀工匠需要顺应上天之四时、地之四气、选择美材、学习工巧,如此才能成就“良工”,在现实中实现天、地、人、材的价值应然。

其次,在三礼中的另一部经典《礼记》,也保存很多关于四方、四季的内容,只是这些内容都分布在十二月令的记述中,而这正是孟喜十二月卦符示十二月间阴阳消息哲学文化内涵的具体展开和呈现。以孟春之月为例,天象是“日在营室,昬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皡,其神句芒。”人间帝王顺应春季少阳太阳之时气,安排自己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作为天下最高的管理者,天子还要顺应天道运行,从事与天地沟通、顺天道行人政的祭祀和政治活动。一是迎春以礼天:率领百迎接春日到来,感谢上天赐予恩泽万民的勃勃阳气和生机,并效法天道,颁布德政以安百姓:“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二是躬耕以敬地:率领百官身体力行躬耕地籍,为天下百姓做典范:“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另外,在“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的孟春之月,天子顺应天道运行的节律,颁布与该月天时地气相应契合的孟春之政令:“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等其他十一个月,天道运行至不同时节,地气感应出现不同的物候,而天子作为天地间灵性存在的典范,则顺应天时地气颁布政令教化百姓,以身作则并且引领所有天下臣民,实现与天地万物整个宇宙息息相通又畅达无阻的应然生存。

孟喜六十四卦卦气学说,正是以一套独特的易学卦爻符号形式(四正卦、十二月卦、七十二候卦、六日起分说)符示涵摄着上述丰富、深刻而又意义重大的哲学文化内涵。在天人一体的大格局和法天道以开人文的人生理念下,孟喜卦气说开启了诸种存在者的本真意义:

当政者效法天道构建政道和治道,由天及人、由我及他、由近及远地推展到整个家国天下;

庶民百姓顺应春夏秋冬、昼夜寒暑安排相应生活,“社会各阶层人士能够因应时节、天道之推移而适切处世立身,展开自己生活、生命的历程,追求到既与大宇宙一体无隔而又富含人文底蕴的真实人生之意义。”

五、孟喜卦气说的历法“形式化”

基于孟喜卦气说表现出的超越时代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天才性的易学形式,尤其是其法天道设政教、依天道立人文的丰富哲学文化内涵,孟喜卦气说被广泛应用于后世官方历法,其哲学内涵被赋予神圣的“形式化”,对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论证、权力运作和整个文化意识形态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据薄树人先生考察,南北朝时李业兴在《正光历》的基础上修订成《兴和历》,是“中国历法史上第一部引进孟喜卦气说的历法”。唐僧一行以佛教徒的身份为标榜为道教之祖老子李耳后裔的李唐王室制定《大衍历》,其理论依据主要是易学尤其是孟喜、京房两家的卦气说;而孟喜的易学思想也借由僧一行的《大衍历》尤其是《大衍历议》一文留存于世,“更由于《大衍历》在中国历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而使孟喜卦气说在唐、宋历法中得到广泛采用”,以至于形成孟喜卦气说占领唐、宋历法的局面。

正是在孟喜卦气说的彰显和影响下,卦气学说逐渐发展壮大为汉代易学洪流,构成后世官方历法的重要部分,影响深远巨大。按照薄树人先生的统计,在从汉武帝《太初历》起到元代的各个皇朝颁布的历法中,大多数的历法都将卦气学说引入官方历法设计,占同时期官方主要历法总数的80%之多。

在中国历史上,观测天文、制定历法从来都不是纯粹科学认知的学术研究活动,而是始终与最高政治权力的核心政治活动乃至整个社会人文价值秩序的建构密切相关。换言之,天文历法固然以彰显天体星象、阴阳四时的天道运行为主要内容,但其全部活动旨归仍然落实在人的现实生存和人文秩序:效法自然的天道、建设文化的人道。从发生学上来看,最早的天象观测与原始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一体不分,如此,后世的天文观测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了上天意旨的聆听者、禀受者,而制订的历法实质上就是“口衔天宪”、代天言说。历代最高当政者都十分重视天文历法活动,设立从事天文观测、历法研究的专门性机构和人员,制定历法后由皇帝钦定颁布施行,通过皇权钦定的形式赋予历法以法律性质,借此独占皇权与上天沟通、代天言说的话语权,从而保证皇权的神圣性、合法性和垄断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孟喜卦气说被广泛应用于官方历法制订,成为依据论证皇权合法性、建设正统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依据。

《观卦·彖传》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在汉代经学法天道设政教依天道立人文的文化背景和天人合一的宏大宇宙视野里,孟喜六十四卦卦气说通过直观形象的卦爻符号和自然、人事中的经验现象,豁显宇宙间永恒变易无穷无尽的阴阳消息,贯通三才、穷究天人,为我们领会先人神道设教的用心、天人合一的智慧乃至直契易之大道提供一条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大钧.“卦气”溯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七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3]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4]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一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薄树人.薄树人文集[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6]孙诒让撰.周礼正义(第1—1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孙诒让撰.周礼正义(第1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孙希旦撰.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王师新春.哲学视野下的汉易卦气说[J],周易研究,2002,(6).

[10]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作者刘春雷(1976-),男,山东泰安人,哲学博士、副编审

主要从事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尤其对汉代易学和卦气学说用功较深。

推荐文章

风水堂:周易卦爻辞解文详解

风水堂:周易卦爻辞解文详解

内容导航:六爻求测感情姻缘,请大师详解!无妄变成屯卦,说明你的婚姻感情,将走进困...

风水堂:未济卦上离下坎

风水堂:未济卦上离下坎

未济卦放在压轴末尾,凸显用心良苦,哲学意义更大,人生没有终点,不管成与不成,都是...

易经第四十二卦,动爻:四。求卦象解读

易经第四十二卦,动爻:四。求卦象解读

易经第四十二卦,动爻:四。求卦象解读第四十二卦:《益卦》【白话】《益卦》象征增益...

三国时期吴国易学家虞翻于《老子》中的“虞氏易”

三国时期吴国易学家虞翻于《老子》中的“虞氏易”

虞翻易学可以说是汉易中以象数解易的代表。其变说的内容主要有二:一是乾坤父母卦变为...

刘君祖老师做大易兵法时对《孙子兵法》十三篇所成就的境界

刘君祖老师做大易兵法时对《孙子兵法》十三篇所成就的境界

其中为将者要“智信仁勇严”。“严”字大家一直认为是对下属要求严格,我前几天看了家...

夬卦六爻占筮吉凶 生和克:世界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

夬卦六爻占筮吉凶 生和克:世界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

六爻不动,参考本卦卦辞。一爻变化,参考本卦这个变爻卦辞。三药变卦,仍以本卦卦辞为...

最新更新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