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2023-05-26 10:10:53  人看过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同人卦卦象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叫“天火同人”。

按照卦序,否卦后面接着是同人和大有卦,这两个卦是在天地大变之后呈现的一种全新局面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同人大有两个卦合起来,是中华民族的终极社会理想,叫做“大同社会”,也叫“大同世界”、“世界大同”,那么,究竟什么叫“大同”呢?在《礼记·礼运大同篇》里有详细的记载,相传是孔子所述,我们来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kuì]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dài]也,而有志焉。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孙中山先生书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意是说孔子有一次参加完年终祭祀,出来到宗庙外的楼台游览,不禁为鲁国叹息。他的弟子言偃问“老师为什么叹息呢?”孔子回答说“大道施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主当政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心里向往啊”。由此引发了一段孔子对大同社会的阐述。

在大道施行的时代,天下是天下人共有的。大家推选德才兼备的人来治理国家,人人讲诚信,彼此和睦。人们不仅赡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还使所有的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年轻人有贡献才能的地方,小孩子都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的人、生病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的有工作,女的及时婚配。对于财物,人们只是不愿让它遗弃在地上,不是要据为己有;对于贡献,生怕不是出自自己,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才出力。没有人搞阴谋,没有人盗窃,也没有人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门。这就叫大同社会。

非常具体了,我们国家正在走这条路。孔子几千年前的叹息,他的后人正在努力实现,如果老夫子知道,一定会感到欣慰的吧。孔子谈完“大同社会”的理想之后,接着就讲“小康社会”,也来看下。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家天下。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阴谋诡计因此兴起序卦传下篇,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大同社会,小康社会,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私有制,一个是天下为公,一个是家天下。这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社会规则辐射的范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些都是大贤,并不是说他们创造的“小康社会”不好,孔子喟叹的是,礼崩乐坏,别提大同了,小康都没有。作为一个多愁善感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内心该是很痛苦的。

《礼记》这本书,尤其是《礼运大同篇》可能要到西汉初年才整理出来,距孔子的年代不算太远;但是《易经》的同人、大有两卦,从周文王那时候就有了。从爻辞来看,也绝对比《礼运大同篇》要早,而且《礼运大同篇》里关于大同的描述,跟同人、大有两个卦的思想,根本就是一回事。由此,可以下结论,《礼运大同篇》源于《易经》同人、大有二个卦。由此,可以再下结论,大同社会的理想,源自《易经》,“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一点都不夸张。

好,回到同人卦来,我们先看《序卦传》。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倾否”之后,否卦的体系崩塌,社会回归正常,人心思治,站在相同的立场上,将心比心,就是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同人卦发展真正平等和谐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下,会形成正向的连锁反应,丰沛的资源都被吸引进来,“故受之以大有”,百川汇海成其大,就到了“大有”。“大有”是均富的概念,你有的我就有,我有的他也有,大家都有,就不会引起争斗。“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就是大有。

《杂卦传》说“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重点是“亲”和“众”。“众”是人人都有,不是寡头垄断。“亲”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合起来叫“大同”。

同人卦卦辞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同人于野

“野”,泛指城外地广人稀的广袤地区,与内和近相对,“同人于野”,用卦名做主动词序卦传下篇,只要有人烟的地方,都和睦相处,不管有多远。“同人于野”,没有一点私心,人无不不助,故“亨”。心无私欲,则地无险阻,无往不利,虽大川亦可涉。“大川”,用佛教修行的观点看,就是“渡彼岸”,佛渡人是不分对象的,一视同仁。易经里出现多次“大川”这个词,意思都是一样的,“利涉大川”就是可以渡过一切险难,到达彼岸。合我者同,不合者异,那是小人,不是大同;公正无私,浑然天心,志无不合,道无不同,那是君子。“利君子贞”,否卦彻底扭转了,同人卦,是君子的时代。它的卦象上乾下离,天火同人,离卦代表文明,乾卦代表正道,是一片“文明以健”的象,利于君子固守正道。

彖曰:同人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这是分析卦的结构。同人卦上乾下离,一阴五阳,像这种卦象,没有任何疑问,主爻是唯一的阴爻,也就是六二爻,这个唯一的阴爻是全卦的中心,同时又是下卦离卦所代表的文明的中心。以阴爻居阴位,还居中,并且跟上面的九五相应与,又中又正还有上面的帮衬,同时具备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样一幅景象,就叫同人。上卦乾代表天道、自然,下卦离代表人所创造的文明,所谓“天火同人”就是天人合一,人所创造的文明完全契合天道自然,人的作为没有偏离乾卦的天理。同时,上卦为君,至刚至健,君道坦坦;下卦为臣,得位得中,文明有象。六二和九五刚柔并济,君臣合志,就叫“同人”。这个相当于思想家的治国理念得到了君主的认可和贯彻实施。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百家争鸣

在中国古代有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战争不止,像极了否卦,可是也滋生了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百家争鸣。各个思想家,包括孔子孟子,都在各国奔走呼号,给社会开药方。他们就是六二,身在民间,忧在社稷。最终卫鞅的法家思想被秦孝公采纳,在秦国施行变法,秦由此强大。而后,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思想,又被秦王嬴政采纳,秦国国力达到巅峰,后来的事情我们知道,嬴政统一六国,建始称皇,史称秦始皇。“应乎乾”序卦传下篇,就是上面的君主相信六二,支持六二。像孔孟所代表的儒家,以及其他的比如墨家、道家等思想,因为“不应乎乾”,没有得到上面的认同,而不能施行。可见,这个“应”和“不应”的重要性。孔孟在那时候就比较不得志,不是他们的思想不对,是不符合大争之世,那是盛世才能得以推行的主张。国都要被灭了,谈王道、仁义、礼乐教化不管用。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利涉大川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同人卦的下卦为离,下卦代表民间,离卦是天下文明的象征,普世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同人卦的灵魂在六二,核心在九五,再好的思想,得得到上层公权力的支持之后,才能推行。六二得到支持了吗?显然得到了。六二提供思想,九五用公权推行,渡过同人到达彼岸,也就是下一卦大有卦,这个“利涉大川”的过程,就叫“乾行也”。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同心同德

“文明以健”,内卦文明,外卦健行,“中正而应”,“九五”中正,“六二”中正,上下都在最好的位置上,并且相应,相应就是互相信任、相互支撑、彼此互补,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条件了。“君子正也”,“正”就是“贞”。“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通天下之志”,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宏大画面,这个很难的,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同人要怎么同?一是找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性基本面。比如孟子就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是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二是建立共识。既然大家都有这个共性,那就针对共性建立规则,然后推行。推行一个新的普世价值观,至少得具备三个条件:社会稳定、底层基础、上位守贞。同人卦全部满足。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象传说“天与火”,没有说“天在火上”,这种修辞手法跟其他我们分析过的几个卦不太一样。比如蒙卦是“山下出泉”、需卦是“云上於天”、师卦是“地中有水”、比卦是“地上有水”,下卦和上卦是有层次关系的,讼卦也出现了“与”字,叫“天与水违行”,不过有“违行”两个字的定语。同人卦既没有定语,也没有层次关系,直接就是“天与火,同人”,它的上下卦,是两方交织相互融入的关系。乾卦代表的天理和离卦代表的文明高度合一,不分上下、不分彼此,人行天道,犹如丽日当天,一片光明远大的气象,这就是“同人”。

同人卦的卦象是上乾下离

丽日当天

“君子以类族辨物”,类和辩,都是动词。在“同人”的理念下,不同的族群彼此接触交流,和谐相处,不会因为“非我族类”而产生冲突,这是“类族”的概念。每个民族都有很多跟别人不一样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色,比如云南的泼水节,放到东北,往人身上泼水可能就要挨揍了。“类族辨物”,就是将不同的民族文化,充分辨析并分门别类,以达到跨越不同的民族文化,建立沟通合作通道的过程。要从“同人”进入“大有”,非过“类族辨物”这一关不可,这一关的难度相当大,只有“君子”才能胜任,在这一卦来说,就是六二和九五这一对君子。

推荐文章

最新更新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