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泰的介绍周易参伍筮法研发人简介
所以《周易》这部筮书,必然应该有体现三才之道,实现其四大功能的方法即筮法。后根据...
2024-07-16 11:05:43 人看过
易学专家莫善朝推荐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强调恢复易经原貌的重要性
作者:莫善朝 中国易学堪舆学院名誉院长,国际易经学会会员,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汕头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主席,当代易学沙龙主持人,汕头市知名易学家。
张立文先生撰写的《周易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8月第一版。)很值得一读。作者谈到他进行《周易》思想研究的一个目的,“是试图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研究古代思想,恢复《易经》的原貌”。他强调指出:自古至今形形式式的“假《易经》以阐述、发挥自己思想的研究方法,一直影响到现在。它不仅于恢复《易经》的历史本来面目无补,而于搞清古代思想发展规律也无益处,反而给我们的研究带来繁重的拨云去雾的工作。因而,实事求是地研究《易经》思想,看来还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恢复《易经》的原貌,作者在第一章中论证了《易经》的性质。确认《易经》“是一部经编纂者初步整理、概括、排比、并寓有作者思想的筮书,是供占筮用的”。
作者强调“实事求是地研究《易经》思想”。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什么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呢?毛泽东同志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01页。)
那么,作者究竟怎么样分析研究《易经》卦爻辞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按历史的本来面目研究古代占筮思想的呢?请看该书上篇《〈易经〉思想研究》的其它六章,(二至七章)
“第二章《易经》中经济思想的反映”。说的是:“《易经》反映了殷末周初的重农业、重牧畜业、重工商的经济思想。”
“第三章”中政治思想的反映。”说的是:“《易经》从神权政治思想出发,主张维护等级制的奴隶主阶级剥削有理的思想,关于国家的观念以及婚姻制度的观念。”
“第四章《易经》中的无神论思想。”说的是;《易经》“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史、思想史、哲学史、无神论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第五章《易经》中的朴素辨证法思想因素。”说的是:“《易经》反映了我国古代较早出现在宗教幻想形式中包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的著作。”
“第六章《易经》中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说的是:《易经》“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
“第七章《易经》中的道德伦理思想。”说的是:“《易经》反映了我国奴隶制社会道德伦理思想。”
一句话,张立文先生是用《易经》作为研究殷周时代的社会面貌、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思想情况方面的史料,并没有实行他恢复《易经》占筮书的原貌,实事求是地研究古代占筮思想的宗旨。
《易经》是一部占筮书,而不是历史著作。《易经》的原貌和《易经》所反映出的殷周社会生活是不同范畴的两个问题,两者不容混淆。张立文先生用“《易经》卦爻辞所反映的思想”去替换了他本来提出来要进行研究的《易经》占筮书本身的思想。这种在学术研究中对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对象的任意改变,就必然会引起理论的混乱。这样,既不可能恢复《易经》的原貌,也使读者困惑不解。
然而张立文先生仍不失为一位有见识的学者,他论证了《易经》是一部占筮书,并且提出了实事求是地研究《易经》思想的正确主张,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易经》的筮辞,曾被认为只能是供我们诅咒的思想赘瘤。但是,《易经》并不是认识史上完全多余的骈枝,它实际上标志着中国古代人类在探求真理过程中所达到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不是没有根茎的,它无疑地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见《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5页)《易经》通过占筮表达出来的思想意识尽管弥漫迷雾,但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观点来看,它是适合古代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许多知识,甚而某些看法还很能启迪人们的智慧。列宁曾指出:“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唯物主义。”(见《列宁选集》第38卷第305页)这是由于聪明的唯心主义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来分析事物时,较之愚蠢的唯物主义能够更生动地反映客观真理。
因此,恢复《易经》的原貌,实事求是地研究 《易经》的思想,就使我们能够将前人思想中所包含的相对真理的颗粒,汇入到人类认识通向绝对真理的长河中去,使得那些属于一定时代的、阶级的精神成果,变成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哪么什么是 《易经》的原貌呢?让我们来考察运用《易经》占筮的实际内容。
《左传.哀公九年》:宋公伐郑,......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曰:“宋方吉,不可与他。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绿,我安得吉焉!乃止。”
阳虎用《周易》占筮可否伐宋救郑之事得《泰》卦六五爻辞:“帝乙归妹,以祉,元吉。”阳虎认为宋伐郑,宋、郑是甥舅。爻辞说宋国先王帝乙嫁女有吉禄,说明宋国正处在有利的地位。据此判断晋国不可出兵救郑国。在占筮中,爻辞被用来分析社会力量的变化趋势,从而指导人们如何运用力量。
在《左传》《国语》中还记载着用《周易》占筮作战、夺国、立君、出仕、娶妻、生子、嫁女等史实.古人都是根据卦爻辞推测、分析将要面临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并据此制定行动方法。因此,《易经》实际上是古人研究社会力量的变化和运用力量的方法的专门著作。它反映了殷周时代人类认识的水平和能力。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21、120页)。《易经》的思想归纳起来,有着四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强调积聚力量和发展力量的重要性
《易经》中《萃》卦是专讲如何积聚和发展力量的。“《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萃”,《说文》谓草貌。“萃”字是形容丛草垂聚的样子。萃义即聚。《易传.彖》曰:“萃,聚也。”《序卦》:“萃,聚。”《杂卦》:“萃者,聚也。”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引郑玄曰:“萃,聚也。”程颐《易程传》曰:“萃者,聚也。”陈梦雷《周易浅述》:“萃,聚也”。“萃者,聚也。”萃的含义就是积聚。《萃》卦提出了三种积聚发展力量的方法。
(一)是“王假有庙。”“庙,”《尔雅.释官》:“室有东西厢日庙,”郝懿行疏:“庙者,《说文》云:‘尊先祖貌也。’释名云: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礼.中庸》:“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孝经》:“为之宗庙易学专家莫善朝推荐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强调恢复易经原貌的重要性,以鬼享之。”庙是古人祭拜祖先的地方。
“王假有庙,”《易传.彖》“致孝享也。”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注:“假,至也。”引郑玄曰:“是升庙堂而祭祖祢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又引陆绩曰:“王者聚百物以祭其先,诸侯助祭于庙中。”程颐《易程传》曰:“王者萃人心之道至于建立宗庙,所以致其孝享之诚也。祭祀人心之所自尽也,故萃天下之心者无如孝享。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其极也。”朱熹《周易本义》注:“言王者可以至于宗庙之中。王者卜祭之吉占也。祭义曰:公假于太庙是也。庙所以聚祖考之精神。又人必能聚己之精神,则可以至于庙而承祖考也。”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此言王致其孝祖之享祭也。”卦辞指出王者到宗庙之中举行祭祖活动,利用人们对祖宗的孝顺和崇敬,以此召集人群,积聚力量。
(二)是“利见大人。”
“大人,”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引《乾凿度》曰:“大人者,圣明德备也。”“先儒云:‘若夫子教于诛泗,利益天下,有人君之德,故称大人是也。”又引荀爽曰:“大人谓天子见据尊位。”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曰:“大人者有位者之称也,”其《周易大传今注》又曰:“《易经》中之大人是贵族(王侯、大夫)之通称。”“大人”在古代也是尊长之称。《史记.高祖纪》:“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大人”谓父也统言之,“大人”是指有地位有权势有德行的人士和长辈,也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支配地位的人物。
“利见大人。”程颐《易程传》曰:“利见大德之君以行其道,君亦利见大德之臣以共成其功。天下利见大德之人以被其泽。”“上下相见,共成其享,所利者见大人也。”“见大人”,就是和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支配地位的人物建立联系,与起支配作用的力量结合,以便利用和运用这种带有权威性的有号召力的力量去组织和指挥群众,积聚力量,共成事业。
(三)是“用大牲。”
牲,《周礼》天官庖人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孙诒让正义:“云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释畜牲异名之义养,谓?饲蕃息之;用,谓共祭及膳。”《说文》曰:“牛,大牲也。”
“用大牲,”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引郑玄曰:“大牲牛也,言大人有嘉会时可干事,必杀牛而盟。”“《曲礼》曰:涖牲曰盟,故必杀牛而盟。”郑玄释“用大牲是为了集会盟誓而杀牛。程颐《易程传》注:“萃者丰厚之时也,其用宣称。吉事莫重于祭,以祭享而言,上交鬼神,下接民物。”陈梦雷《周易浅述》曰:“言用大牲以祭天,顺天命以行事,得天之保佑也。”此处释“用大牲”是为祭鬼神,祭天而杀牛,较郑注为妥。古人迷信,经常用牲畜祭拜鬼神、天帝,求其保佑。“用大牲”即是要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用祭鬼神、祭天的活动集合群众,借用神权积聚力量。
《萃》卦卦辞指出要根据当时的生活实际,利用宗族的凝聚力,有地位者的权力,神权的感召力三者去聚集群众的力量。从而凭借强大的力量按所占问的方向去进取,去成就事业。
《易经》的卦爻辞,凡同《萃》卦一样的有“王假有庙,”或“利见大人”等语,也都有指导人们积聚力量的用意 如: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说文》:“涣易学专家莫善朝推荐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强调恢复易经原貌的重要性,流散也。”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案:“涣,散也。”“《诗.郑风》‘溱与洧,放、方涣涣兮。’郑笺:‘仲春之时,冰已释。水则涣涣然。’”《老子》:“涣若冰将释,是也,”朱熹《周易本义》:“涣,散也。”涣有流散之义。在占筮书中指的是人心的离散。挽救人心离散的最好方法,《易经》认为是“王假有庙。”《易经.象辞》领会了这个思想。其辞曰:“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引荀爽曰:“谓受命之王,收集散民,上享天帝,下立宗庙也。”陈梦雷《周易浅述》曰:“假庙者,聚一已之精神以聚祖考之精神。使天下知报本返始,则涣者可聚矣。此因散而聚之义也。”在人心离散之时,举行祭祖祭神活动,利用人们对祖宗的孝顺和对天神的敬畏来拢络人心。这样才利于凭借重新聚集的力量采取行动(利涉大川)。
第二 强调要善于选择行动的时机
《易经》把选择行动时机视为得失成败的关键。它以占筮预测事物的变化,每一句卦爻辞都说明在这种具体变化的时机下较为适宜的行动方法,有的还特别强调要注意行动的时间。如:
“《革》:已日乃孚。元享,利贞,悔亡。”
“已曰乃孚。”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曰:“已曰者,天命已至之日也。乃孚者,大信著于天下。”又引干宝注曰:“天命已至之日也。乃孚,大信著也。武王陈兵孟津之上,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国。皆日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未可也。还归二年,纣杀比干,囚箕子,周乃伐之。所谓已日乃孚,革而信也。”干宝以周等待有利的时机才伐纣注释“已日乃孚。”程颐《易程传》则认为:“革者变其故也,变其故则人未能遽信,故必已日然后人心信从。”也是从变革行动必须等待“已日”这个有利时机注释这句卦辞。
《易传.彖》注释《革》卦曰:“天地草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陈孟雷《周易浅述》曰:“天地帝王之革,皆视其时。先时后时,皆不可也。”《易传.彖.象.文言》在注释《易经》时,用“大矣哉”讃叹“时义”有六处,讚叹“时间”及“时”各三处,其余言“与时偕行”三处,言“与时行”二处,言“与时消息”一处,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一处,言“承天而时行”“应乎天而时行”各一处,事实说明,古代注《易》者对《易经》所强调的要善于选择行动的时机是非常的理解的。抓住有利的时机这在《易经》中被认为是行动的最高原则。
《易经》对指导人们选择适宜的行动时机,一方面在具体时间上给予规定。如《蛊》卦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临》卦的“至于八月。有凶。”《复》卦的“七日来复。”《丰》卦的“宜曰中”等。另一方面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予以推测、判断。如爻辞中明确写着“吉”、“元吉”、“无不利”等。使人们明白此时是最有利的时机,应当在这些时候去争取社会活动的成功。如:
“《鼎》: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鼎玉铉,”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引干宝曰:“玉又贵于金者,凡烹饪之事,自镬升于鼎,载于俎,自俎入于口,馨香上达周易古占筮法,动而弥贵。”程颐《易程传》注:“鼎以上出为用,处终鼎功之成也。”陈梦雷《周易浅述》曰:“举鼎在铉,”“可举鼎实以威养人之功矣。”爻辞说明事物发展象贵重的鼎烹饪已毕,正是处于“大吉,无不利”的时候。指导人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去力争事业有所建树。
第三 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努力进取
为了从事某一件事而占筮,其中都有一个探索进取的方向是否适当的问题。《易经》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努力地进取,不要迷失方向,才不致失去社会活动的基本目的。《恒》卦强调了这个问题。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说文》:“恒,常也”。常即久义。《易传.彖.序卦.杂卦》皆曰:“恒,久也。”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引虞翻曰:“恒,久久也。”又引郑玄曰:“恒,久也。”程颐《易程传》注:“恒,久也。”“恒,常久也。”恒有常久,持久的含义。
“利贞。”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引予夏传曰:“利,和也,贞,正也”。 “和谐贞固,不失其宜。”又引许慎《说文》曰:‘利从刃,和然后利。从和者,是利与和同文。”朱熹《周易本义》曰:“利,宜也, 贞,正而固也”。利在正固,然后可以保其终也。”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另释:“利贞犹言利占也”。利贞既然是有利的占筮,也是对所占问的有利的东西应当坚持下去。
“利有攸往,”攸,《尔雅.释言》:“攸,所也”。卦辞指出利有所住,就是利于向所占问的方向努力前进。《恒》卦强调了在社会活动中要坚持有利的正确方向,并努力向正确的方向积极进取。(同时周易古占筮法,《易经》也反对向错误的方向行动,见下文“勿用有攸往。”)
《易经》中卦爻辞中凡写着“利有攸往,”“有攸往”的文辞,都有肯定人们的行动方向,强调向正确方向努力进取的指导意义,
如《大有》:“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大车以载,”程颐《易程传》注曰:“如大车之材,强壮能胜载重物也,可以任重行远。”陈梦雷《周易浅述》曰:“车大足以任重。”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曰:“荀子劝学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大车可以任重致远,故曰大车以载。”
爻辞指出占?者所处的情况象强壮的大车能够载负重物而远行一样有力量,根据占问的方向去进取,没有差错。指导人们抓住有利时机,向有利的正确方向努力前进。
第四强调当形势不利时实行退却的必要性
《易经》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卦爻辞中强调了事物发展迂迥前进的客观事实,.它知道人们当形势显然对自己不利时,不要轻举妄动,而要避免可能的打击,实行退却。它以一个专卦说明了实行退却的必要性。
“《遯》:亨。小利贞。”
《说文》:“遯,逃也。”遯有逃避,退避的含义。《易传.序卦》称:“遯者,退也。”《杂>也曰:“遯则退也。”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引郑玄曰:“遯,逃去之名也。”又郑注:“遯古文作?,《前汉书.匈奴传。赞》:‘?逃窜伏。’故云遯逃之名也”程颐《易程传》曰:“遯,退也,避也,去之之谓也。”朱熹《周易本义》注:“遯,退避也。”遯的含义就是退却迥避。
“遯:亨。小利贞。”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疏曰:“盖进则遇难,退则保身,故遯则通也。”《遯》卦说明事物发展处于不利阶段,必须退却以避免损失,保存了力量,就是享通,就是有利。
《易经》十分重视研究事物发展处于曲折困难的情形,强调必须正视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如《否》、《蹇》、《睽》、《困》、《剥》、《未济》等卦,并在卦爻辞中直接写明“勿用有攸往、”“勿遂、”“勿用”,“不出户庭”等指导人们不可轻举妄动的语句。另外在分析人们可能面临危险时,特别在卦爻辞中标以“凶”字对人们提出警戒。如“《师》六三师或舆尸,凶”。“《颐》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等。《易经》卦爻辞中标有“凶”字达五十几处之多。告诫人们在这些时候不要贸然涉险,而应实行回避退却。
但是《易经》的退却不是消极的,它强调退却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实力,赢得时间,养精蓄锐,以便后来转入进攻。它以退为进,退中有进。《遯》卦爻辞九五:“嘉遯贞吉”。上九:“肥遯,无不利”。正是从实行正确的退却,保存了力量以利于夺取新的胜利出发,肯定了不轻举妄进的必要性。《无妄》卦的卦辞住处“不利有攸往,”但其初九爻辞又言明:“无妄,往吉。”就是说明《易经》认识到及时是处在当形势不利必须实行退却的阶段,但不是消极保守,而应该根据事物曲折发展的事实,抓住契机,尽量去争取社会活动的成功。
《周易》作为占筮书,以指导人们如何趋吉避凶作为宗旨。它的关于运用力量的几个显著特点中,第一、强调积聚力量和发展力量的重要性;第二、强调要善于选择行动的实行时机;第三、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努力进取。这三者都属于“趋吉”的范围。而第四,处于不利时实行退却的必要性,是属于“避凶”的内容。趋吉避凶的思想就是争取生存,争取主动的思想,就是运用有效的行动方法争取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这是古人在若干世代生存斗争中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周易》思想最可宝贵的精华。
《周易》的思想说明,社会活动中客观形势的发展,不一定决定于力量的对比,重要的是主动地位的问题。即使是处于劣势,处于避凶的退却,主动权仍然可以有意识地去争取,仍然可以操在自己手中而立于不败之地。有了主动权,就有可能发展。当集中了力量,抓住了有利的时机,认准了方向以后,就能夺取胜利,达到“大吉无不利”的目的。
《易经》传到了封建社会,引起了地主阶级和封建文人的高度重视。他们抓住了《易经》关于运用力量争取主动地位的思想核心,制作注释、解说《易经》的"十翼".用“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封建主义思想和伦理观念改造了《易经》。他们强调代表封建阶级的“天”永远处于主动的,尊贵的地位,而代表劳动人民的“地“永远处于被动的、被压迫受剥削的卑贱地位。《易经》用男尊女卑、夫尊妻卑、君尊臣卑的思想赋予八经卦,把卦象、爻位构筑成研究社会力量联系和对比的特殊形式,从中为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寻找根据和方法。因此,当古人用《易经》来观察社会变动和指导行动时,就使其行为跳不出“天尊地卑”的方范围,限制在封建君权支配下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易经》曾被封建学者穿上各种服装,既有儒衣、道袍,也有玄装、理服,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其思想实质都在激励和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天尊”的主动地位,因此,理解《易传》和历代《周易》注家对《易经》运用力量思想的继承和改造,研究他们如何把《易经》关于力量运用的思想引导到促进封建政权力量发展的方向上去周易古占筮法,是搞清古代思想发展规律的一个关键。
《周易》是我们祖先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自觉的能动性”这一人类特点的杰出创造。孕育着人类进行自觉的活动和努力,迈向自由王国的积极因素。它的智慧和它所表现的我们民族自立自强的伟大气魄,可以给于我们有益的启迪。实事求是地研究《周易》思想,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优良传统,在实际工作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无疑会有积极的意义。
所以《周易》这部筮书,必然应该有体现三才之道,实现其四大功能的方法即筮法。后根据...
占筮的方法《易经》是占筮的书,而且占筮的方法,与注释也有关连。《易经》正式的占筮...
今天,承接【一日一读易之第六讲】,来说一下周易断卦的方法。周易爻辞断卦法,即根据...
对于汲冢竹书,相关记述不少,李学勤先生在《周易经传溯源》一书中做了述论。今本卦序...
谢谢悟空,鬼谷子圣人著有《鬼谷子》和《鬼谷子阴符本经七术》这两本书,深不可测。鬼...
易经占卦须知2、在“智慧”方面,占卦可以提供协助。所谓的“无有师保,如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