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中的遯卦之时义大矣
乾上艮下物久必反,所以恒卦后继之以遯。《彖传》说:“遯卦亨通”,是说先行退避然后...
2023-07-28 15:05:28 人看过
第三瞳易经详解系列内容(97篇):姤卦
第三瞳易经详解系列内容第97篇。
姤卦之后是萃卦,萃卦的卦象上兑下坤,和下一卦升卦互为综卦。“萃”,《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艸皃(草的样子)”。草的特征是一长一大片,引申开来,也有“聚”的意思,聚集生长在一块,就叫“萃”。姤卦是遇,初六最终相遇的对象是谁,其实在姤卦没有限定。从面上看,初六遇见的是九二,可九二不一定降得住,另外别忘了九四跟初六才是“原本的一对”,九四是会有动作的,此外还有九五“以杞苞瓜”的布局在里头,结果怎么样,变数是很大的。所有的这些遇以及遇的过程聚凑在一块,就是萃卦。
我们约人吃饭,口头的表达是“聚一下”,为什么要聚呢?这是人情的表达以及社交的需要,聚着聚着各种可能就来了,当然,随之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道家来说,是不赞成聚的,至少不推崇。老子心中有个“小国寡民”的理想。《道德经》第80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我个人很有共鸣。我们现在的聚,变味了,各有各的目的,更多的是无利不起早的应付和索取还有被索取,这导致了两个极端,一是长袖善舞的“场面人”,二是患了社交恐惧症的“正常人”。大家都想做长袖善舞的场面人,做不了的可能就自闭了。萃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是教我们怎么聚的智慧。
群英荟萃
《序卦传》:“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姤为遇,物遇之后群分类聚,各种机缘就来了,这叫萃。聚集之后发展壮大不断上升,这是升卦。升到一定的程度升不动了,就会陷入困局。从遇到聚到升再到困,是事业发展的常态。当然,这并不是终点,陷入困局后是有法子解决的。永远都有问题、永远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来看卦辞。
萃:亨。王假[gé]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亨”是通,也是萃卦的总论。为什么“亨”?因为抓住了机遇。机遇是不常有的,大多数人缺的不是学识和能力,是机遇。“王假有庙”,“王”是领导人,真假的“假”,通致知格物的“格”,“格”是感格,感格是通过一种媒介,感于此而达于彼,这个媒介,就是“庙”。“王假有庙”,在涣卦卦辞也出现了,并且前面也是“亨”。两者有什么差别?萃和涣一个是聚一个是散,前者“假庙”是王者通过宗庙祭祀这种活动凝聚人心,后者是通过“假庙”把神气发扬出去。一个是聚气一个是散气。涣卦还没分析到,这里先带一下,具体后面详谈。
梁山聚义
“庙”,有两个含义,一是宗庙周易恒卦吉凶,二是庙堂,两者都是权利的象征和群英的聚集地。凡聚集的场景,都是有中心和主题的第三瞳易经详解系列内容(97篇):姤卦,把控这个场景的人,叫“王”,也叫“大人”。“利见大人,亨,利贞”,“利见大人”,是强调君位的重要性。梁山聚义跟萃卦很像,一百零八将散开是一盘散沙,聚在一块朝廷都拿他没办法,这种效应就叫“亨”。“利贞”是贞则利的意思,只可惜宋江“不贞”,这样的结果是“亨”过之后没法维持持久的“利”,最终只能以悲惨收场。乾卦文言清楚列具了大人的标准: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宋江作为水泊梁山的领导人,远远没有达到大人的标准,他做的所有事情,只是为了获得官方的一个身份认同,“替天行道”是打出的幌子,讽刺的是,除他之外的大部分“好汉”都当真了。
“用大牲吉”,“大牲”是个名词,特指祭祀用的牛,这在祭礼中属于最高档。关于祭祀的规格,在卦里出现过多次。比如观卦“盥而不荐,有孚顒若”就可以了,重在心诚。损卦控制成本,“二簋可用享”。萃卦“用大牲”,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用秤分金银。“王假有庙”的本质是凝聚人心,“用大牲”是凝聚人心的表达方式。这么做,“利有攸往”,萃卦是群英荟萃百家争鸣,一般规格的待遇是吸引不到高级人才的。
战国时期的秦孝公,广发求贤令遍求强秦之法,其中有一句话:“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用今天的话说周易恒卦吉凶,叫全球范围招聘,待遇open。卫国没落王孙卫鞅从魏国只身入秦,总领国政主持变法,秦国由此强盛。那个时代,也是萃卦。这样的事在今天倒是也有,现任乌克兰总统在上位前是个喜剧演员,人家卫鞅是从普通人一下子做到国家总理,是二把手,他比卫鞅更牛,一下子做到一把手。民众“用大牲”捧了这么一个人,结果是不是喜剧不知道,悲剧是确认的。萃卦卦辞看着很好,又是“亨”、又是“利有攸往”的,但千万别忽略了前提,前提是领导人得是“大人”,还得“贞”。
元亨利贞四德,萃卦只缺了元,到升卦,元出现了。这很值得思考。啥意思呢?萃卦的九五代表元,领导一群精英是很不容易的,九五能不能服众是关键。九五做得好,后面就是升卦的高度成长,做得不好,九五变六五就是豫卦,失势了,失势之后,已经不是第五爻的主场,是九四爻的主场,君位被边缘化,下面的“精英”在备战。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yuè],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萃,聚也”,萃就是“聚”,没有别的解释可以代替。“顺以说,刚中而应第三瞳易经详解系列内容(97篇):姤卦,故聚也。”“说”就是“悦”,指上卦兑,“顺”指下卦坤。兑为幼女坤为母,母亲对孩子总是疼爱包容的,尤其是最小的孩子,还是女孩,那更是百般呵护细心照料,就叫“顺以说”。“刚中”是指九五爻,九五阳刚中正,是王,也是大人;“而应”是说九五跟六二相应,这两爻都当位,都中正,还相应与,没有比这更好的关系了。其他爻位因为九五跟六二的关系,分别聚集在他们身边,“故聚也”,群英荟萃的局面就形成了。
汉文帝亲侍母病
“王假有庙,致孝享也。”“致”是表达方式,“享”是献,献什么东西呢?孝。君王通过祭祀这种方式,虔心表达对先辈祖考的孝心。中国人非常重孝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当官主要是看这个人孝不孝,可先辈已经不在了,这时候怎么表达呢?通过尽心和尽物的祭祀来表达。“致孝享”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和智慧,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长辈和祖先都不孝,就别指望他能对别人怎么好了。对九五来说,“致孝享”既是道也是术,汉文帝以孝治国与民休息,在这种价值观引导下,仁孝敦和成为社会主色调。
“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有九五这个大人作为领导中心,力量聚合在一起,大家在同一个目标下为了同一个信仰而努力,自然亨通。“聚以正也”,任何聚,都是有目的的,有的是为了道义、有的是为了利益,以利为聚也能实现目的,不过不持久,以义为聚才能久聚而不散。成就大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看能聚集些什么人在身边,能聚多久。以正道相聚,就叫“聚以正”。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用大牲”是说用最高规格招揽人才,“利有攸往”就是利有所往,对萃卦来说,这些都是顺理成章、顺天应命的过程和结果(顺天命),领导人该担当就得担当起来,不要扭扭捏捏。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观其所聚”,观卦的概念出现了,类似的表达有很多,颐卦是“观其所养,观其自养”、咸卦是“观其所感”、恒卦是“观其所恒”,这些都是观。萃卦观的侧重点,是人情。万物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聚集群分之后,“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人情、人性、人心,都显现出来了周易恒卦吉凶,没法掩饰。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有没有小圈子、有没有派系山头、有没有互不服气的现象?那肯定是有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萃卦需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别让好不容易聚起来的局面涣散掉,否则后面的升卦是升不起来的。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萃卦卦象
“泽上于地”,是萃卦的卦象,水平面比地平线高,这玩意就很危险了,得不停地修筑堤坝来加固和加高,防止水灌下来。
从地理位置来说,我们河南省开封市的地貌跟萃卦很像,黄河在这个地方的水位是高于开封市地平线的。历史上这座城市被淹过多次,其中有天灾也有人祸。最为大家熟知的是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在围困明军的过程中,人为掘开黄河口引水灌城,致使开封全城被淹,近百万生灵涂炭。张廷玉在《明史》里提到李自成的时候说: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近代郭沫若评价李自成,说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可惜他的战友们,特别是丞相牛金星,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分析历史问题,还是要用一手材料,否则就被郭这样的人带偏了。
“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除,是修治的意思;戎,指兵器;戒,是防备;不虞,是不测。君子看到泽上于地这个现象,悟到了什么呢?悟到了久聚必乱、合久必分的天地之情,于是提前修治兵器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萃卦潜藏的杀伤力是很强的,泽代表资源,资源荟聚当然很好,可同时别忘了,它还有泛滥的风险。跟萃卦类似的还有夬卦,夬卦是“泽上于天”,那个更危险。夬卦是怎么处理的?“不利即戎,利有攸往”,意思是不要用强硬的手段硬干,才利有所往。在这点来看,两个卦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