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2023-04-13 17:06:32  人看过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周易」中的“鱼”是如何取象的?理由是什么?

本文原是子夏故坛于2019-08-18 14:23在悟空问答中发表的一篇文章,现作为子夏故坛「周易登堂」讲座内容发布。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周易》爻辞中常提到鱼,但《说卦传》中却并未明确指出“鱼”取象于八卦中哪一卦,这就给释《易》者带来很多困惑。有的人说鱼取象于坎,有的人说鱼取象于离,有的人说鱼取象于巽,那么《周易》中的“鱼”究竟是如何取象的呢?笔者在长期的释《易》实践中,终于发现了“鱼”在《周易》中的取象秘密。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考察《周易》中所有“鱼”的取象,无不与八卦中的巽卦有关城市风水,但并不是巽卦的三划都可取象为鱼,而是仅限于巽卦中的阴划。完全可以负责任地说,《周易》中的“鱼”就取象于巽下之阴。为什么巽下之阴可以取象为“鱼”呢?我想主要有这么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象征意义方面,另一个是卦象意义方面。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从象征意义方面讲,“巽为长女”,“长女”在《周易》中就是指已出嫁的女子,正是生儿育女的时候,或称为“妇”。而鱼是多子的象征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鱼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太极图就是双鱼合抱的形象,象征生生不息的万物之母。大量存世的双鱼玉佩,更是女阴的象征。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更是把人和鱼的形象结合起来,寓意人可以象鱼一样多子,这正是我国原始人类生殖崇拜的历史见证。正是由于鱼的这种生殖崇拜的象征意义,才和长女联系起来天风姤卦九二变,成为巽卦的取象内容。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从卦象意义上讲,“巽为木,为绳直,为进退”。木上有绳,就是钓鱼杆的形象,故巽有钓鱼杆的形象。巽下之阴是巽体之主,处于巽体下端,“巽为绳直”,巽下之阴就象钓绳末端钓上来的鱼一样,而且不停地摇摆进退,活生生的鱼的形象。故《易》以巽下之阴为鱼。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以巽下之阴为鱼的取象,最典型的例子在《姤卦》中。《姤卦》九二爻辞曰“包有鱼”,而九四爻辞曰“包无鱼”,这里的“鱼”皆指《姤卦》的初六爻。《姤卦》初六为巽体之阴,是卦变的主爻天风姤卦九二变,故取象为鱼,同时也象征原始社会的成年女性,为长女。原始社会前期是群婚、乱婚制,女性的配偶不固定,随遇而安,哪个男性都不会与之长久生活,故《姤卦·彖传》曰:“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姤卦》之卦变体系,乃先变为《同人卦》,然後再变为《小畜卦》。《姤卦》九二紧邻初六,初六顺承于九二之下,说明九二“近水楼台先得月”,得以先“包养”初六,故曰“包有鱼”。但九二“包有鱼”是不会长久的,《姤卦》变为《同人卦》後,《姤卦》九二便被这个女子弃于脑後,而这个女子已另觅新欢,承于九三之下,九三也不会与之长久,当《同人卦》再变为《小畜卦》後,九三与该女子“夫妻反目”,同样被该女子弃于脑後。《姤卦》九四与初六为正应关系,说明两者本是有缘的,但两者虽有缘却是无份的。当《姤卦》变为《同人卦》後,两者失应无比,彼此断了音信。当《同人卦》再变为《小畜卦》时,两者又相向而行却失之交臂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最後仍然无比无应,故《姤卦》九四爻辞曰“包无鱼”,意思就是“包养不成”,有缘而无份。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剥卦》六五爻辞曰“贯鱼”,“鱼”从何来?原来《剥卦》是消息卦,根据消息卦特点可知,其上面刚刚消去的为一阳爻,这个阳爻和上九、六五组成一个隐巽体天风姤卦九二变,而六五为这个巽体主爻,故取象为“鱼”。又《剥卦》六五之下皆为阴爻,随着《剥卦》的阳消阴息而不断相上行进,象紧跟在六五之後的群鱼,群鱼跟在六五之鱼身后“鱼贯而入”,故曰“贯鱼”。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易》中还有许多有关“鱼”的描述,如《井卦》中有“井谷射鲋”之说,《中孚卦》中“信及豚鱼”之说,其中“鱼”的取象无不与巽下之阴有关,这里就不再赘述。毫无疑问,我们在这里完全可以断言,《易》中“鱼”的取象就来自巽下之阴,与别的卦象无关。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推荐文章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天风姤卦九二变 本文原是子夏于2019-08-1814:23

有的人说鱼取象于坎,有的人说鱼取象于离,有的人说鱼取象于巽,那么《周易》中的“鱼...

最新更新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