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卦

井卦

[井卦原文]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 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未有功也。井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初六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 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 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 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 井渫不食,为我民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 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六四 井甃,无咎。
象曰 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五 井冽寒泉,食。
象曰 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 井收勿幕,有孚无吉。
象曰 元吉在上,大成也。

[井卦详解]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_井,羸其瓶,凶。

译文:《井》卦象征水井:城邑村庄可以改移而水井不可迁徙,每日汲引不见枯竭、泉流注入也不满盈,往者来者都反复不断地依井为用。汲水时水瓶将升到井口尚未出井,要是使水瓶倾覆毁败,必有凶险。

注释: ①井:卦名,下巽(=)上坎(H),象征“水井”。《正义》井者,物象之名也。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此卦明君子修德养民,有常不变,始终无改,养物不穷,莫过乎井。故以修德之卦取譬,名之‘井’焉。”
②改邑不改井:改,迁移;邑,泛指“邑里”。此句以“邑”可迁“井”不可徙,喻井德“不变”。《王注》井以不变为德者也。”
③无丧无得:此以井水汲之不竭,注之不盈,喻井德“有常”。《王注》德有常也。”《正义》此明井用有常德,终日引汲未尝言损,终日泉注未尝言益。”
④往来井井:往来,犹言“往者来者”;井井,《本义》谓“井其井”,即反复不断地以井为用。此句以井之用喻其“养物不穷”之德。《程传》至者皆得其用,往来井井也。”
⑤汔至亦未缟井,羸其瓶,凶:汔,音qi,接近;缟,音jO,通“裔”,义谓“出”(“汔至亦未编井”,《王注》日“已来至而未出井也”,则训“缟”为“出”,《经义述闻》引王念孙云:“《注》内‘出’字正释‘编’字,《广雅》曰‘喬,出也’,‘喬’与‘编’通”);羸,《王注》以“覆”释之,《程传》谓“毁败”,亦言“倾覆”;瓶,此指古代汲水器。这三句言汲水之道,说明水将出井、若倾覆水瓶,则无所获而有凶;比喻人的“德行”不能善始善终,必将导致凶咎。《王注》井道以已出为功也,几至而覆,与未汲同也。”《集解》引孔颖达曰计覆一瓶之水,何足言凶?但取喻人德行不恒,不能善始令终,故就人言之,‘凶’也。”

说明: 卦辞以井喻人,先言“水井”的各种德性功用,再言“汲水”之道,层次颇为分明。《折中》引邱富国曰:“‘改邑不改井’,井之体也;‘无丧无得’,井之德也;‘往来井井’,井之用也:此三句言井之事。‘汔至亦未缟井’,未及于用也;‘羸其瓶’,失其用也:此二句言汲井之事。”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缡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译文:《彖传》说:顺沿水的渗性而往地下开孔引水使上,便是水井;水井养人的功德无穷无尽。“城邑村庄可以改移而水井不可迁徙”,就像“君子”恒守阳刚居中的美德;“汲水时水瓶将升到井口尚未-出井”,说明此时未曾实现井水养人的功用;“要是使水瓶倾覆毁败”,那就必然要导致凶险。

注释: ①巽乎水而上水:巽,顺也,指下卦巽;水,指上卦坎;上,用如动词,“上水”犹言“使水上”。此以上下象释卦名“井”,说明井的形成,是顺沿水的渗性,掘地开孔,引泉使上,遂为“井”。马其昶曰雨雪消化之水,渗入土石,积聚则成泉源;由地开孔以通泉,谓之‘井此即‘巽乎水而上水’之说。”(《重定费氏学》)案,《正义》释“巽”为木、为入,认为广以木入于水,而又上水,井之象也。”于义亦通。
②井养而不穷也:养,施养于人。此句既承前文释卦名“井”之义,又启下节释卦辞之文。《正义》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已也。”《折中》释名之下,又着‘井养而不穷也’一句,亦以起释辞之意。”
③乃以刚中也:刚中,指九二、九五阳刚居中。此以二、五爻象释卦辞“改邑不改井”之义,谓两爻恒守“刚中”,犹如井德有常不渝。《正义》此释井体有常,由于二、五也;二、五以刚居中,故能定居其所而不改变也。不释‘往来’二德者,‘无丧无得,往来井井’皆由以刚居中,更无他义,故不具举经文也。”
④未有功也:释卦辞“汔至亦未缡井”。《正义》水未及用,则井功未成;其犹人德未(“未”阮刻作“事”,据《校勘记》改)被物,亦是功德未就也。”
⑤是以凶也:释卦辞“羸其瓶”。《正义》汲水未出而覆,喻修德未成而止,是以凶也。”

说明: 《折中》引晁说之曰:“或谓《彖》主三阳言:五‘寒泉食’,是阳刚居中,邑可改而井不可改也;三‘井渫不食’,是‘未有功’也;二‘瓮敝漏’是‘羸其瓶’而‘凶’者也。”这是认为《彖传》侧重阐述九五、九三、九二三阳爻的意义,可备一说。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译文:《象传》说:树木上端有水分渗出,象征“水井”;君子因此(效法“井养”之德)努力为庶民操劳,劝勉百姓互相资助。

注释: ①木上有水,井:释《井》卦下巽为木、上坎为水之象,言树木体内有水分津润、由根茎向上运行,正如井水被汲上养人。《本义》木上有水,津润上行,井之象也。”
②劳民劝相:劳,劳赉劳民”犹言“为民操劳”;相,助也劝相”犹言“劝民互助”。这是说明“君子”观《井》卦之象,悟知应当“劳民劝相”、广益于人,以效法“井养而不穷”之德。《正义》劳,谓劳赉;栢,犹助也。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君子以劳来之恩,勤恤民隐,劝相百姓,使有功成(“功成”阮刻作“成功”,据《校勘记》改),则此养而不穷也。”《本义》广劳民者,以君养民;劝相者,使民相养:皆取‘井养’之义。”

说明: 朱熹曰广草木之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便是‘木上有水’之义。虽至小之物亦然。如菖蒲叶,每晨叶尾皆有水如珠颗,虽藏之密室亦然,非露水也。”又曰木上有水,便如水本在井底,却能汲上来给人之食,故取象如此。”(《朱子语类》)此说可以补足上引《本义》释象之语。但对此象的理解,旧注颇有歧义。今举两例以备参考:一、《集解》引郑玄注,谓“木上有水”取“結槔”(音ji6gao,亦称“吊杆”,古人以横木支于木柱上,一端挂汲水器,另一端系重物,通过“杠杆”原理上下运动以汲水)之象,指出坎,水也;巽,木,結槔也”,“桔槔引瓶,下入泉□汲水而出,井之象也”。二、朱骏声认为:“井之为物,有木底以隔泥,使清泉上出木上,故‘木上有水’。”(《六十四卦经解》)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译文:初六,井底污泥沉滞不可食用,这口井久未修治连禽鸟也不屑一顾。

注释: ①井泥不食,旧井无禽:旧,通“久”。此言初六阴柔卑下,上无应援,正如井底沉滞污泥而不出泉;井久未修,唯积淤泥,故“禽”不一顾:人不汲食。《王注》最在井底,上又无应,沉滞滓秽,故曰‘井泥不食’也。井泥而不可食,则是久井不见渫治者也;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向,而况人乎?一时所共弃舍也。”案,《集解》引崔颢日禽,古‘擒’字;‘禽’犹‘获’也。”《尚氏学》禽,获也。无水故无所得。”可备一说。

《象》曰广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译文:《象传》说井底污泥沉滞不可食用”,说明初六柔暗卑下;“这口井久未修治连禽鸟也不屑一顾”,说明初六一暗被外物共同舍弃。

说明: 本爻当“井养”之时,柔暗卑下,不能施用于物,故有“井泥”、“无禽”等象。蔡清日井以阳刚为泉,而初六则阴柔也,故为‘井泥’,为‘旧井井以上出为功,而初六则居下,故为‘不食’,为‘无禽’。”(《易经蒙引》)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译文:九二,井中容水的穴窍被枉作为射取小鱼之用,此时瓶瓮敝败破漏无法汲水。

注释: ①井谷射鲋,瓮敝漏:井谷,《折中》井中出水之穴窍也。”(《经义述闻》“谷,犹‘壑’也”,“井中容水之处也”,与《折中》说同)鲋,音彳Ci,谓“小鱼”,《太平御览》“鳞介”部引王肃曰“鲋,小鱼也”,《经义述闻》据《吕氏春秋》、《淮南子》、《说苑》等资料谓“古有射鱼之法”,“射鲋”犹言“射鱼”;瓮,指古代汲水器。这两句说明九二虽阳刚居中,但失位无应,未能施用于上,犹如井中穴窍容有清水却未见汲,而被枉作为“射鲋”之用;又如汲水者瓶瓮敝漏,无法汲引取用。《折中》井能出水,则非泥井也。而其功仅足以‘射鲋’者,上无汲引之人,如瓶瓮之‘敝漏’然,则不能自济于人用也决矣。”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译文:《象传》说:“井中容水的穴窍被枉作为射取小鱼之用”,说明九二无人应与援引。

注释: ①无与:犹“无应”,指九二上无应与。

说明: 九二爻辞,两句各取一象:前句“射鲋”,喻材非所用;后句“瓮敝漏”,喻无人汲引。《周易学说》引李士轸曰瓮敝而水下漏,汲与不汲同;此犹人君用贤,见不能举,举不能先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译文:九三,水井掏治洁净却不被汲食,使我心中隐隐凄恻;应该赶快汲取这清澈的井水,君王圣明君臣将共受福泽。

注释: ①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渫,音Xid,掏去污泥使水洁净;为,《王注》犹‘使’也。”此言九三居《井》下卦之上,阳刚得正,但下无阴爻可据,犹如水井修治洁净却未被汲食,故发“心恻”之叹。《集解》引荀爽曰:“渫,去秽浊,清洁之意也。三者得正,故曰‘井渫不得据阴,喻不得用,故‘不食’,道既不行,故‘我心惻’。”
②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可用汲,犹言应该赶快汲取。此谓九三虽下无阴爻可据,但上与上六相应,故终将有“可汲”之时;而“君王”也将因汲用之明,使君臣并受福泽。《正义》有应于上,是‘可汲’也。井之可汲,犹人可用,若不遇明王,则滞其才用;若遭遇贤主,则申其行能,贤主既嘉其行,又钦其用,故曰:‘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也。’”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译文:《象传》说水井掏治洁净却不被汲食”,说明九三的行为未被理解真令人凄恻;希望“君王圣明”,是为了君臣共受福泽。

注释: ①行恻:《王注》行感于诚,故曰‘惻’也。”
②求:盼求,犹作至

说明: 九三爻辞以充满希冀的情调,展示出井水已清、应当及时汲用的心境;其意是期盼“尊者”能够“思贤若渴”、“举贤授能”。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有感于楚君弃逐贤臣终至国败身亡的史实,藉此爻辞发论云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六四,井瓷,无咎。

译文:六四,水井正在修治,必无咎害。

注释: ①井瓷,无咎:瓷,音zh6u,以砖修井,《正义》:“《子夏传》曰‘瓷,亦治也’,以砖垒井,修井之坏,谓之为瓷。”此谓六四柔正得位,但下无所应,故当静守修德,不可急于进取;犹如井坏能修,则可“无咎”。《王注》:“得位而无应,自守而不能给上,可以修井之坏,补过而已。”

《象》曰井瓷无咎”,修井也。

译文:《象传》说水井正在修治、必无咎害”,说明六四但可修井(不可急切施养于人)。

注释: ①修井:《正义》但可修井之坏,未可上给养人也。”

说明: 六四爻旨,主于修德补过。黄道周申其义曰先王之法,一敝不修,必以所养人者害人。”(《易象正》)


九五,井例,寒泉食。

译文:九五,井水清澈,洁净的寒泉可供食用。

注释: ①井洌,寒泉食:洌,音旧,《说文》水清也。”此言九五阳刚中正,居《井》尊位,亲比上六,犹如“寒泉”般的清澈井水,可以汲上供人食用。《集解》引崔憬曰:“洌,清洁也。居中得正,而比于上,则是井渫水清,既寒且洁,汲上可食于人者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译文:《象传》说洁净的寒泉可供食用”,说明九五具有阳刚中正的美德。

说明: 九五为“丼德”至美的象征,犹如“贤君”高居尊位,“养人”无穷。杨万里认为,此爻“甘洁清寒”之水,可供“天下之人酌而饮之,若渴者之于井也”。但他又从反面揭出本爻所隐含的鉴戒意义泉而不例不寒,君而不中不正,人有吐井泥、羞污君而去之耳。故傅说非其后不食,伯夷非其君不事:君天下者可不惧哉!”(《诚斋易传》)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译文:上六,水井的功事已成,不用覆盖井口;此时心怀诚信,至为吉祥。

注释: ①井收,勿幕;有孚,元吉:收,成也,《正义》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如五谷之有收也”;幕,《集解》引虞翻曰“盖也”。此谓上六居《井》之终,下应九三,犹如井水已汲出井口,为井功大成之象;此时应当心怀诚信,广施“井养”之德,必获“元吉”。《王注》处《井》上极,水已出井;井功大成,在此爻矣,故曰‘井收’也。群下仰之以济,渊泉由之以通者也。幕,犹覆也。不擅其有,不私其利,则物归之,往无穷矣,故曰‘勿幕,有孚,元吉’也。”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译文:《象传》说:上六高居上位,至为吉祥,说明此时井功已经大成。

说明: 井水升之愈高,汲用愈广,愈见养人之功无穷。故上六极居卦终,以井用大成而获“元吉”。程颐曰它卦之终,为极为变;唯《井》与《鼎》终乃为成功,是以‘吉’也。”


总论

译文:

注释:

说明: 《释文》引《周书》有“黄帝穿井”的传说,据此可以推知,在远古时代井就出现了。孔颖达所谓“养物不穷,莫过乎井”(《正义》),即道出水井对人类生活造福至伟。《井》卦的大旨,则是把“井”人格化了,通过展示水井“养人”的种种美德,譬喻“君子”应当修美自身、惠物无穷。卦辞一方面赞扬水井定居不移、不盈不竭、反复施用的特性,描绘出守恒不渝、大公无私的“君子”形象;另一方面告诫汲水者,当水将出井口时,若倾覆水瓶将有凶险,这又生动地暗示修德惠人者要善始善终,不可功败垂成。卦中六爻,从阴阳情状看,阳像井水,阴像井体,《折中》引邱富国云:“先儒以三阳为泉,三阴为井,阳实阴虚之象也。”若就诸爻所喻之“井德”看,则初、四两阴言井体有弊当修,或戒“井泥”必见弃于人,或曰井坏宜速治免咎;二、三两阳谓井水可汲当汲,或无人汲引将被枉作“射鱼”之用,或有明者汲取必见井养之福;五、上一阳一阴,前者水洁味甘、人所共食,后者井功大成、施用无穷。总观全卦的喻旨,无非强调“修身”与“养人”两端。其中九五以“井例寒泉”为象,最见“井德”佳美。后汉李尤《井铭》曰井之所尚,寒泉洌清;法律取象,不概自平。多取不损,少汲不盈;执宪若斯,何有邪倾?”(《艺文类聚》引)此铭把“寒泉”视为清廉公允的象征,称颂井水“不损”、“不盈”的品质,寄托了作者对政治清明的殷殷期望之情:这些均可看出作品的立意受到《井》卦义理的深刻影响。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