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卦

蹇卦

[蹇卦原文]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 大人,贞吉。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初六 往蹇,来誉。
象曰 往蹇来誉,宜时也。
六二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 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九三 往蹇,来反。
象曰 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六四 往蹇,来连。
象曰 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九五 蹇,朋来。
象曰 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上六 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曰 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 人,以从贵也。

[蹇卦详解]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译文:《蹇》卦象征行走艰难:利于走向西南平地,不利于走向东北山麓;利于出现大人,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注释: ①蹇:音肿n,卦名,下艮(n)上坎(55),象征“行走艰难”。《序卦传》广蹇者,难也。”《彖传》同;《本义》足不能进,行之难也。”
②利西南,不利东北:西南,象征平地;东北,象征山麓。此承卦名“蹇”而言,说明当“蹇难”之时,所行宜于避险就夷,故“利西南,不利东北”。《王注》西南,地也;东北,山也。以难之平,则难解;以难之山,则道穷。”《正义》西南,顺(阮刻作“险”,据《校勘记》改)位,平易之方;东北,险位,阻碍之所。世道多难,率物以适平易,则蹇难可解;若入于险阻,则弥加拥塞。去就之宜,理须如此。”
③利见大人,贞吉:此谓处“蹇”之时,利于“大人”奋起济难,并须守持正固,则可获吉祥。本卦九五刚中居尊,诸爻处位得正,即合此象。《本义》当‘蹇’之时,必见大人,然后可以济难;又必守正,然后得吉。而卦之九五,刚健中正,有‘大人’之象;自二以上五爻,皆得正位,则又‘贞’之义也。”

说明: 《说卦传》谓“坤”为“西南”之卦,“艮”为“东北”之卦;坤象地,艮象山,故“西南”、“东北”分别象征“平地”、“山麓”。《王注》之意,当本于此。但在《坤》卦卦辞中,“西南”譬喻阴者沿此前行遇阳渐多,“东北”譬喻阴者沿此前行失阳渐尽,故或“得朋”、或“丧朋”。可见,《坤》、《蹇》两卦虽均取“西南”、“东北”为象,其用意却不相同。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蹇”,意思是行走艰难,譬如险境就在前面,行走必难;出现险境而能停止不前,可以称为明智啊!“行走艰难之时,利于走向西南平地”,这样前往就能合宜适中;“不利于走向东北山麓”,往东北必将路困途穷。“利于出现大人”,说明前往济蹇必能建功;居位适当“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可以摆脱蹇难端正邦国。处于蹇难之时济蹇的功用是多么宏大啊!

注释: ①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险,指上坎;止,指下艮;知,即“智”。此以上下卦象,合前文并释卦名“蹇”之义。《正义》坎在其外,是险在前也;有险在前,所以为难。若冒险而行,或罹其害;艮居其内,止而不往,相时而动,非知不能。”
②往得中:中,犹言适中、合宜。此释卦辞“利西南”,谓蹇之时行于西南平地是合宜之道。《正义》之于平易,救难之理,故云‘往得中也’。”《折中》‘得中’者,但取其进退之合宜,不躁动以犯难,为‘利西南’之义耳。”
③其道穷:释卦辞“不利东北”之义。《正义》之于险阻,更益其难,其道弥穷。”
④往有功:释卦辞“利见大人”之义。《程传》蹇难之时,非圣贤不能济天下之蹇,故利于见大人也。大人当位,则成济蹇之功矣,往而有功也。”
⑤当位“贞吉”,以正邦也:当位,指六二以上诸爻居位均正,初爻虽以阴居阳,但最处皁位,其义亦正:故全卦六爻皆含守正济“蹇”之义。此以爻象释卦辞“贞吉”。《程传》《蹇》之诸爻,除初外,余皆当正位,故为贞正而吉也;初六虽以阴居阳,而处下,亦阴之正也。以如此正道正其邦,可以济于‘蹇’矣
⑥蹇之时用大矣哉:此句总结全《彖》,叹美济蹇之时,其用至大。《程传》天下之难,岜易平也?非圣贤不能,其用可谓大矣。”《周易本义通释》上文所谓‘往得中’、‘有功’、‘正邦’,即其用之大者也。”

说明: 本卦“西南”、“东北”之义,及《彖传》所释诸语,汉魏《易》家多以卦变解之。如荀爽注“利西南,往得中”曰西南谓坤,乾动往居坤五,故得中也。”又注“不利东北,其道穷也”曰东北,艮也。艮在坎下,见险而止,故其道穷也。”虞翻注“利见大人,往有功也”曰大人谓五,二往应五,五多功,故往有功也。”(均见《集解》引)此并可备参考。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译文:《象传》说:高山上有积水,象征“行走艰难”;君子因此当行走艰难之时反求于自身、努力修美道德。

注释: ①山上有水,蹇:释《蹇》卦下艮为山,上坎为水之象。《正义》山者是岩险,水是阻难;水积山上,弥益危难,故曰‘山上有水,蹇’。”
②反身修德;反身,即“反求自身”。这是说明“君子”观《蹇》卦之象,悟知处“蹇”之时,先须“反身修德”然后才能济蹇涉难。《正义》蹇难之时,未可以进,惟宜反求诸身,自修其德,道成德立,方能济险。故曰‘君子以反身修德’也。”

说明: “山上有水”,已经喻示着“行走艰难”的情状。《孟子•离娄上》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程颐引用此语阐释《大象传》“反身修德”的寓意,指出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程传》)程氏之说,甚切《象》旨。


初六,往蹇,来誉。

译文:初六,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必获美誉。

注释: ①往蹇,来誉:往,犹言“进”;来,犹言“退”。此谓初六处“蹇”之始,阴柔卑下,上无应与,故犯难冒进必“蹇”,识时退处则有“誉”。《王注》处难之始,居止之初,独见前识,睹险而止,以待其时,知矣哉!故往则遇蹇,来则得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译文:《象传》说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必获美誉”,是说应当等待时机。

说明: 本卦初、三、四、上诸爻均称“往”、“来”,并见处“蹇”之时,行止必须适宜之义。何楷指出此卦中言‘来’者皆就本爻言,谓来而止于本位也,对‘往’之辞。初六去险最远,其止最先,独见前识,正《传》之所谓‘智’也。”(《古周易订诂》)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译文:六二,君王的臣仆努力奔走济难,不是为了自身私事。.

注释: ①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臣,犹言“臣仆”,《帛书周易》作“仆”字;蹇蹇,形容努力济蹇的情状,《尚氏学》“言劬劳也”;躬,自身;故,《广雅•释诂三》“事也”。这两句说明六二当蹇难之时,柔顺居中,上应九五,志在济蹇,犹如“王臣”尽职劬劳不为己身。《王注》处难之时,履当其位,居不失中,以应于五。不以五在难中,私身远害,执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故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经义述闻》不言‘事’而言‘故’者,以韵初六之‘誉’。”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译文:《象传》说广君王的臣仆努力奔走济难”,说明六三终将无所过尤。

说明: 此爻所谓“蹇蹇”,含有奋力济蹇,不计得失成败之义。朱熹认为:“不言吉凶者,占者但当鞠躬尽力而已,至于成败利钝,则非所论也。”(《本义》)


九三,往蹇,来反。

译文:九三,往前行走艰难,归来退居其所。

注释: ①往蹇,来反:此言九三以阳处下艮之上,前临坎险,下据二阴,故往则遇“蹇”,反则得所。《王注》进则入险,来则得位,故曰‘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译文:《象传》说往前行走艰难,归来退居其所”,说明内部阴柔者都欣喜九三归返。

注释: ①内喜之:内,指内卦二阴,阴喜阳归;之,指九三“来反”之事。《正义》内卦三爻,惟九三一阳,居二阴之上,是内之所恃,故云‘内喜之’也。”

说明: 九三阳刚得正,坎险在前,其济“蹇”之道是先退后进。此即《彖传》所谓“见险而能止,知矣哉”之义。马其昶认为济蹇之术亦多矣,九三之来而复反,盖欲先安其内也。”(《重定费氏学》)


六四,往蹇,来连①。

译文:六四,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又逢艰难。

注释: ①注蹇,来连:连,犹言“接连蹇难”,《释文》引马融曰亦难也。”此谓六四当蹇之时,虽柔顺得正,但以柔乘凌九三之刚,下与初六无应,自身又处坎险,故有往来皆遇蹇难之象。爻义主于“时位”如此,其难不可避免。《王注》往则无应,来则乘刚,往来皆难,故日‘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译文:《象传》说往前将遇蹇难,归来又逢艰难”,说明六四正当本实之位(蹇难并非妄招)。

注释: ①当位实:指位当其实,难非自招。《王注》得位履正,当其本实;虽遇于难,非妄所招也。”

说明: 本爻“来连”之义,诸家说法不同。今举两例以备参考:一、《集解》引荀爽曰来还承五,则与至尊相连。”此言四连于五。二、朱熹曰连于九三,合力以济。”(《本义》)此言四连于三。


九五,大蹇,朋来。

译文:九五,行走十分艰难,友朋纷纷来归相助。

注释: ①大蹇,朋来:此谓九五阳居坎中,当“大蹇”之时,以阳刚中正之德下应六二,故友朋纷来,共济蹇难。《王注》处难之时,独在险中,难之大者也,故曰‘大蹇然居不失正,履不失中,执德之长,不改其节,如此则同志者集而至矣,故曰‘朋来’也。”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译文:《象传》说行走十分艰难,友朋纷纷来归相助”,说明九五保持阳刚中正的气节。

注释: ①中节:《正义》得位居中,不易其节。”

说明: 胡炳文曰诸爻皆以‘往’为‘蹇’,圣人又虑天下皆不‘往’,‘蹇’无由出矣;二五君臣,复不往,谁当往乎?是以于二曰‘蹇蹇’,于五曰‘大蹇’。”(《周易本义通释》)《折中》指出二五独无往来之文,盖君臣相与济蹇者。其责不得辞,而于义无所避。犹之《遁》卦,诸爻皆遁,六二独以应五,而固其不遁之志也。胡氏之说得之。凡《易》之应,莫重于二、五,故二之称‘王臣’者,指五也;五之称‘朋来’者,指二也。如在下者占得五,则当念国事之艰难,而益致其‘匪躬’之节;如在上者占得二,则当谅臣子之忠贞,而益广其‘朋来’之助。正如朱子说《乾》卦二、五相为宾主之例也。推之《蒙》、《师》诸卦,无不皆然。”此说辨析二五爻义的关系之处,似有可取。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译文:上六,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可建大功;吉祥,利于出现大人

注释: ①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此谓上六以阴居《蹇》之终,蹇极将通,若往前则不但无益而将更生蹇难,来归本位附从九五之尊则有大功,故“吉”,并“利见”九五“大人”。《本义》已在卦极,往无所之,益以蹇耳;来就九五,与之济蹇,则有硕大之功。‘大人’指九五。”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译文:《象传》说广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可建大功”,说明上六的志向在于联合内部共同济艰;“利于出现大人”,说明上六应当附从于尊贵的阳刚君主。

注释: ①志在内:指上六既归从九五,九五应六二,上六应九三:二、三均处内卦,则上、五之志并在合内以济“蹇”,故曰“志在内”。《程传》:“上六应三而从五,志在内也。”②从贵:贵,指九五贵居“君位”。《程传》谓从九五之贵也。所以云‘从贵’,恐人不知大人为指五也。”

说明: 上六居一卦之终,当位有应,附从“贵君”,此时济“蹇”之功必成,故爻辞称“吉”。朱熹指出:“诸爻皆不言吉,盖未离乎‘蹇’中也;至上六‘往蹇,来硕,吉’,却是‘蹇’极有可济之理。”(《朱子语类》)


总论

《蹇》卦取名为“蹇”,其旨在于喻示济涉蹇难的道理。卦辞所发之义约有三事:一、济蹇必须进退合宜。所谓利于“西南”平地,不利于“东北”山麓,即表明此时可进则进,不可进则退。二、“大人”是济蹇的主导因素。所谓“利见大人”,事实上是揭示“蹇难”之时,期待着聚合各方力量、统一上下意志的“权威”性因素,有此“权威”为“主导”,则险厄可济,蹇难可解。三、济蹇又必须守持正固。所谓“贞吉”,即言行为不违正道,上下同舟共济,必能济蹇获吉。卦中六爻,便围绕这三方面意义,展示了处在不同环境、地位中的济蹇情状。初六位卑无应,犯难冒进则遇蹇,退处待时则有誉;六二柔中应刚,当如“王臣”不计私利、尽心济难;九三刚正而险难当前,须暂退“安内”,然后求进;六四柔正而前后均险,不可进而须自守正固;九五阳刚中正,为“大人”济蹇之象,虽时“大蹇”,却有“友朋”来归,共济危难;上六蹇难将解,附从“贵君”以建“硕大”之功,终获吉祥。综观六爻大义,各爻均示人善处蹇时,勉力济蹇;但全卦到了上爻才言“吉”,则隐含着匡济蹇难必须经历长期、艰苦的过程,才能见其功效。《孟子•告子下》曰:“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似与这一道理略可谐合。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