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卦

大壮卦

[大壮卦原文]

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初九 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 壮于趾,其孚穷也。
九二 贞吉。
象曰 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三 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 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四 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 藩决不羸,尚往也。
六五 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 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上六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 不能退不能遂,不祥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大壮卦详解]

大壮:利贞。

译文:《大壮》卦象征大为强盛:利于守持正固。

注释: ①大壮:卦名,下乾(=)上震(臼),象征“大为强盛”。《释文》引郑玄曰壮,气力浸强之名。”《正义》壮者,强盛之名;以阳称大。阳长既多,是大者盛壮,故曰‘大壮’。”
②利贞:此谓“大为强盛”之时,利于守正。《程传》大壮之道,利于贞正也;大壮而不得其正,强猛之为耳,非君子之道壮盛也。"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译文:《彖传》说大为强盛”,指刚大者强盛;气质刚健又能奋动,所以称“强盛”。“大为强盛,利于守持正固”,说明刚大者必须端正不阿。保持正直刚大而天地的性情也就可以明白了!

注释: ①大者壮:阳大阴小,卦中四阳爻盛长,故称大者强盛。《正义》阳爻浸长已至于四,是大者盛壮。”
②刚以动,故壮:刚,指下乾;动,指上震。此以上下象含“刚”、“动”之义,配合前句“大者壮也”并释卦名“大壮”。《集解》引荀爽曰乾刚震动,阳从下升,阳气大动,故壮也。”
③大者正也:此释卦辞“大壮,利贞”之义,谓此时利于刚大者守正。《正义》大者获正,故得‘利贞’。”
④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古人以为“天地”既大且正,生生万物而不偏,故谓“正大”即可见“天地之情”。此句承前文,阐发《大壮》卦所含“大者正”之义。《王注》天地之情,正大而已矣。弘正极大,则天地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译文:《象传》说:震雷响彻天上(刚强威盛),象征“大为强盛”;君子因此(善葆壮盛)不施行非礼的事情。

注释: ①雷在天上,大壮:释《大壮》上震为雷、下乾为天之象。《王注》刚以动也。”《正义》:“震雷为威动,乾天主刚健;雷在天上,是‘刚以动’,所以为‘大壮’。”
②非礼弗履:履,践行。这是说明“君子”观察《大壮》卦象,悟知于强盛之时必须守正履礼,善葆其“壮”。《王注》壮而违礼则因,凶则失壮也。故君子以大壮而顺礼也。”《正义》盛极之时,好生骄溢。故于大壮,诫以‘非礼勿履’也。”

说明: 项安世曰君子所以养其刚大者,亦曰‘非礼勿履’而已。”(《周易玩辞》)此说与《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义略接近。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译文:初九,足趾强盛,往前进发必有凶险;应当以诚信自守。

注释: ①壮于趾,征凶;有孚:初九阳刚处“大壮”之始,无应欲进,有壮于足趾之象,躁动必伤,故戒以“征凶”;但阳刚诚信,处位端正,故又勉其以“孚”自守,庶可不进避凶。《来氐易注》初九阳刚处下,当壮之时,壮于进者也,故有‘壮趾’之象。以是而往,凶之道也。然阳刚居正,本有其德,故教占者惟自信其德;以其穷困,不可所往,往则因矣。”案,《王注》以“征凶有孚”为句,谓“以斯而进,穷凶可必”,释“有孚”之义犹言“信其必然”。可备—说。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译文:《象传》说强盛在足趾”,说明初九应当以诚信自守而善处穷困。

注释: ①孚穷:犹言“孚于穷”,即诚信自守以处穷困。《来氏易注》:“既无应援,又卑下无位,故曰‘穷’;当壮进之时,有其德而不能进,进则必凶,乃处穷之时矣。故惟自信其德,以自守可也。”

说明: “祉”为动象,初九“壮趾”犹言“盛于进”;阳刚初壮即动,必遭凶险。故诫以守“信”不进,善养其“壮”。此亦《周易》“慎始”之义。


九二,贞吉。

译文:九二,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注释: ①贞吉:九二失正,本有咎害;但处“大壮”之时,阳居阴位,刚中守谦,故为趋正自养而获“吉”之象。《王注》居得中位,以阳居阴,履谦不亢,是以‘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译文:《象传》说:九二“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是由于阳刚居中的缘故。

说明: 《周易》崇尚“谦”的思想,愈是“大壮”之时,愈以谦柔不用“壮”为美。易祓曰:“《易》之诸卦,阴阳贵乎得位。惟《大壮》之卦阳刚或过,则以阳居阴位者为吉。盖以虑其阳刚之过于壮者 也,故二爻与四爻皆言贞吉。”(《周易总义》)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译文:九三,小人妄用强盛,君子虽强不用;守持正固以防危险,若像大羊强触藩篱,羊角必被拘累缠绕。

注释: ①小人用壮,君子用罔:罔,即“无”;“用罔”犹言“不用壮”。这两句取正反面喻象,说明九三居下乾之终,当位应上,刚亢强盛,此时若为“小人”,必恃强妄动,凶险立至;若为“君子”,必不妄•用强,守正养德。辞中褒贬之意甚明。《周易会通》引京房曰:“壮,一也:小人用之,君子有而不用。”案,《王注》训“罔”为“网”,曰君子用之以为罗己”,即“君子克己”之谓。于义亦通。
②贞厉:犹言“守正防厉”(参见《屯》九五译注)。此谓九三位正,但阳刚过盛,又处“多惧”之地,故诫以守正防危;否则,必致下文“触藩”、“羸角”之险。
③羝羊触藩,羸其角:羝,音dT,牡羊,慧琳《一切经音义》五七:“牡三岁曰羝”,此处泛指“大羊”;藩,藩蓠;羸,音丨6丨’《正义》“拘累缠绕也”。这两句拟大羊触藩被缠其角之象,说明九三若不守正,妄动“用壮”,凶危必将临身。胡瑗曰小人居强壮之时,动则过中,进则不顾,是犹刚狠之羊,虽藩篱在前,亦触突而进,以至反羸其角,进退不能,凶之道也。”(《周易口义》)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译文:《象传》说:小人妄用强盛,君子虽强不用。

说明: 马其昶曰广三、上倶值穷位,故皆有‘触藩’之象。然三刚而上柔,是上本非壮,恃三之应而壮。曰‘君子用罔’者,戒三勿以应故,逞其壮而为小人所用也。”(《重定费氐学》)此说辨析三、上两爻关系,可备参考。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辕。

译文:九四,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悔恨必将消亡;犹如藩篱触开了决口而羊角不被拘累缠绕,又似大车的轮辕强盛适用。

注释: ①贞吉,悔亡:此谓九四居上卦之下,失位无应而有“悔”;但处四阳最盛之时,阳居阴位,为行谦持正之象,故获“吉”而“悔亡”。《王注》:“下刚而进,将有忧虞;而以阳处阴,行不违谦,不失其壮,故得‘贞吉’而‘悔亡’也。”
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辏:决,开也,谓藩篱被触开决口;辕,车下轮辏,指车箱下钩住轮轴的木制器件(见《大畜》九二译注)。这两句承前文之义,说明九四既获“贞吉,悔亡”,则所行无阻,前路阴爻遇之必通,犹如羊触“藩篱”豁然决开,其角不“羸”,又如车下轮辏“强壮”适用,车行快速。爻义主于九四强盛适当,利于施用。《王注》已得其壮,而上阴不罔己路,故藩决不羸也;壮于大舆之辏,无有能说其辕者,可以往也。”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译文:《象传》说藩篱触开了决口而羊角不被拘累缠绕”,说明九四利于往前进取。

说明: 二、四两爻都以阳居阴位获“贞吉”,是其所同。朱熹又辨析两者的区别曰九二贞吉,只是自守而不进;九四却是有可进之象。盖以阳居阴,不极其刚,而前遇二阴,有藩决之象,所以为进;非如九二前有三、四二阳隔之,不得进也。”(《折中》引《朱子语类》)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译文:六五,在田畔丧失了羊,无所悔恨。

注释: ①丧羊于易,无悔:易,通“埸”(音W),即田畔;《释文》陆作‘埸’,谓‘疆場’也”,《本义》《汉•食货志》‘埸’作‘易”’,《来氏易注》易,即‘埸’,田畔地也。”这两句说明六五处“壮”已过之时,犹刚壮之羊丧失于田畔;但能以柔处上卦之中,不用刚壮,故“无悔”。《来氏易注》本卦四阳在下,故名‘大壮至六五无阳,则丧失其所谓‘大壮’矣,故有‘丧羊于易’之象。”《折中》至六五则壮已过矣。又以柔处中,则无所用其壮矣;故虽丧羊而‘无悔V’案,《王注》训“易”为“难易”之“易”,日“丧壮于易,不于险难,故得无悔”。可备一说。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译文:《象传》说在田畔丧失了羊”,说明六五居位不适当。

注释: 《折中》指出位当、位不当,《易》例多借爻位以发明其德与时、地之相当不相当也。此‘位不当’,不止谓以阴居阳不任刚壮而已,盖谓四阳已过矣,则五所处非当壮之位也。于是而以柔中居之,故为‘丧羊于易’。”以说似合《象传》之旨,可资参考。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译文:上六,大羊抵触藩篱,不能退却,不能前进,无所利益;以艰贞自守则可获吉祥。

注释: ①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遂,与“退”相对,犹言“进”。这几句比喻上六居《大壮》之终,处震动之极,求进心切,但无奈体柔质弱,犹如羊触藩篱、进退两难,故“无攸利”。《本义》壮终动极,故触藩而不能退;然其质本柔,故又不能遂其进也。”
②艰则吉:艰,犹言“艰贞自守”。此谓上六虽处进退两难之境,但阴柔不刚,下应九三,若艰贞自守以待,终有阴阳相合并进之时。《尚氐学》上当位有应,艰贞自守,终吉也。”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译文:《象传》说不能退却,不能前进”,说明上六处事不够周详审慎;“以艰贞自守则可获吉祥”,说明上六所遭咎害不至于久长。

注释: ①详:《释文》“详审也”,犹言“周详审慎”。案,《释文》又引郑玄、王肃作“祥”,谓“善也”。义亦通。②咎不长:《尚氐学》三、上为正应,终必和合,故曰‘咎不长’。”

说明: 上六既言“无攸利”,又言“艰则吉”,正是从两方面揭示爻义:谓此时若盲目强进必不利,若守艰缓图则有吉。朱熹曰上六取喻甚巧,盖壮终动极,无可去处,如羝羊之角挂于藩上,不能退遂。然艰则吉者,毕竟有可进之理,但必艰始吉耳。”(《朱子语类》)


总论

“大为强盛”,是事物发展的美好阶段;此时如何善葆“盛壮”,是至为关键的问题。《大壮》卦辞以“贞吉”二字,揭示了守“正”处“壮”、必获吉祥之理。卦中诸爻,具体说明“大壮”之时不可恃强“用壮”,而要谦退持中。于是二、四两刚以谦柔获吉,初、三两阳若妄动必凶;五、上两阴,刚壮已过,更宜柔和自守。刘沅指出:“不用壮而弥壮,此《大壮》之义也。”(《周易学说》引)马振彪就此进一步推论曰:“匹夫之勇,不得谓‘大壮自反而缩,理直气壮,乃所以为正也。天地有正气,可贯古今;君子有正气,可配道义。董子言‘与其不由道而胜,不如由道而败。’不由道而胜,是小人之‘用壮’,‘亢龙有悔’也,•由道而败,是君子之‘用罔’,‘潜龙勿用’也。《易》义多扶阳抑阴,而《乾》与《大壮》则戒人用阳太过,推‘用罔’之义,殆‘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乎!”(《周易学说》)此论所明《大壮》推重“不用壮”的义理,实属全卦大旨的核心。许慎《说文》谓“止戈为武”,《周易》称“大壮贞吉”:两者论事发端诚然有异,但关于“刚武”、“强盛”必须建立在“正”的基础上,不得滥用妄施的观点,则是颇可相通。《彖传》极言“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是强调这一宗旨。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