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畜卦

大畜卦

[大畜卦原文]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初九 有厉,利已。
象曰 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九二 舆说輹。
象曰 舆说輹,中无尤也。
九三 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 有攸往。
象曰 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六四 童牛之牿,元吉。
象曰 六四元吉,有喜也。
六五 豶豕之牙,吉。
象曰 六五之吉,有庆也。
上九 何天之衢,亨。
象曰 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大畜卦详解]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译文:《大畜》卦象征大为畜聚:利于守持正固;不(使贤人)在家中自食可获吉祥;利于涉越大河巨流。

注释: ①大畜:卦名,下乾(E)上艮(ES),象征“大为畜聚”。案,畜,有“畜聚”、“畜止”、“畜养”三义,而以“聚”为本(参见《小畜》卦辞译注);大畜,义取“所畜至大”,即《本义》所云“畜之大者也'
②利贞:谓“大畜”之时,利于以“正”畜物,所畜者亦当“正”,故曰“利贞”。
③不家食吉:家,用如状语;“不家食”谓不使贤人在家自食,即广聚于朝廷。此句取养贤为喻,说明“大”者必须“畜”贤,再发前文“大畜,利贞”之义。《正义》己有大畜之资,当须养赡贤人,不使贤人在家自食,如此乃吉也。”《本义》食禄于朝,不食于家也。”④利涉大川:此谓“大畜”之时若能守正畜贤,必利于涉难。《正义》丰则养贤,应于天道,不忧险难,故‘利涉大川’。”

说明: 胡炳文曰不家食,是贤者不畜于家而畜于朝;涉大川,又似有畜极而通之意。要之,两‘利’字,一‘吉’字,占辞自分为三,不必泥而一之也。”(《周易本义通释》)这是分析辞卦拟象的三个层次,义有可取。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译文:《彖传》说:大为畜聚,犹如刚健笃实者畜聚不已,乃至光辉焕发、日日增新他的美德;又如阳刚者居上而崇尚贤人,能够规正健强者,这是极大的正道。“不(使贤人)在家中自食可获吉祥”,说明要畜养贤人。“利于涉越大河巨流”,说明行动应合“天”的规律。

注释: ①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健,指下乾刚劲健强;笃实,指上艮静止充实。此举上下卦象,说明“大畜”之时,畜物者“刚健笃实”,所畜者“光辉美德”:极称卦义之佳。《王注》凡物既厌而退者,弱也;既荣而陨者,薄也。夫能‘辉光日新其德’者,唯‘刚健笃实’也。”《正义》刚健谓乾也,乾体刚性健,故言‘刚健’也;笃实谓艮也,艮体静止,故称‘笃实’也。”案,《释文》引郑玄注,以“日新”绝句,“其德”连下句。可备一说。今从《王注》断句。
②刚上而尚贤:刚,指上九,喻在上能礼贤于下;尚,崇尚。此以上九爻象,说明《大畜》卦有“畜贤”之义。《王注》:“谓上九也,处上而大通,刚来而不距,‘尚贤’之谓也。”
③能止健,大正也:止,抑止,谓上艮为“止”,此处有“规正”意;健,指下乾;大正,犹言至大的正道。这两句又取上下卦象,说明“大畜”之时能规正健强者,体现着“至大正道”。其义承前三句,并释卦名“大畜”及卦辞“利贞”。《王注》健莫过乾,而能止之,非夫‘大正’,未之能也。”
④养贤:此释卦辞“不家食吉”。《王注》:“有大畜之实,以之养贤,令贤者不家食,乃吉也。”
⑤应乎天:此释卦辞“利涉大川”。.《王注》尚贤制健,大正应天,不忧险难,故‘利涉大川’也。”

说明: 《折中》引郑汝谐曰:“‘畜’有三义,以‘藴畜’言之,畜德也;以‘畜养’言之,畜贤也;以‘畜止’言之,畜健也。‘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此蕴畜之大者;‘养贤’以及万民,此畜养之大者;乾天下之至健,而四、五能畜之,此畜止之大者。故《彖传》兼此三者言之。”郑氏分“三义”辨析《彖传》大旨,颇见理致。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译文:《象传》说:天包含在山中,象征“大为畜聚”;君子因此多方记取前贤的言论、往圣的事迹,用来畜聚美好品德。

注释: ①天在山中,大畜:释《大畜》卦下乾为天、上艮为山之象。《集解》引向秀曰止莫若山,大莫若天;天在山中,大畜之象。”
②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识,音Zhi,g卩“记”;前言往行,指前代圣贤的言行。这两句说明“君子”效法《大畜》卦象,多记“前言往行”以畜美德。《程传》:“人之蕴畜,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畜成其德。”

说明: 《大畜》的卦形为“天在山中”,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属于虚构的喻象;朱熹说不必实有其事,但以其象言之耳。”(《本义》)至于《大象传》所发“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意义,则是古代教育理论中颇有影响的观点;其要旨与《尚书》“学古”“师古”(《说命下》)、《礼记》“博闻强识”(《曲礼上》)、《论语》“博学笃志”(《子张》)诸说并可相通。


初九,有厉,利已。

译文:

注释: ①有厉,利已:厉,危也;已,停止。此谓初九处“大畜”之时,阳德卑微,为六四所“畜止”、规正;此时若急于求进则“危”,若暂停不进、自畜己德则“利”。《王注》四乃畜己,未可犯也;进则灾危,有厉则止。故能‘利已’。”

说明: 初九,有危险,利于暂停不进。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译文:《象传》说有危险,利于暂停不进”,是说不可冒着灾患前行。

说明: 阳刚居下,当被“畜止”之际,必须接受“规正”,“自畜”待时:这是初九获“利”的前提。朱熹曰乾之三阳,为艮所止,故内外之卦各取其义。”(《本义》)


九二,舆说辏。

译文:九二,大车脱卸轮辕不前行。

注释: ①舆说辍:说,通“脱”,此处犹言“脱卸”;辏,音fCi,《说文》“车轴缚也”,即“轮辏”,指车箱下钩住大车轮轴的木制器件,亦称“伏兔”。《左传》僖公十五年车说其辏。”杜预注辕,车下缚也。”孔颖达疏曰车下‘伏兔’也,今人谓之车屐,形如伏兔,以绳缚于轴,因名‘缚’也。”此句用大车“脱複”不行,比喻九二当“大畜”之时,阳刚居下处中,被六五“畜止”、规正,能自度其势、停止不前。《程传》二虽刚健之体,然其处得中道,故进止无失;虽志于进,度其势之不可,则止而不行,如车舆说去轮辕,谓不行也。”

《象》曰:“与说辕”,中无尤也。

译文:《象传》说大车脱卸轮辕不前行”,说明九二居中不躁进所以不会犯过错。

说明: 九二自卸轮辏、“畜德”缓进,故获“无尤”;《小畜》九三车辐解散、与人冲突,故“夫妻反目”:两卦“辏”、“辐”不同,象旨大异。陈梦雷曰:“‘辐’脱则车破败,‘辏’脱但不欲行而已。故《小畜》之‘脱辐’在人,而《大畜》之‘脱辕’在己。”(《周易浅述》)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译文:九三,良马在奔逐,利于牢记艰难、守持正固;不断熟练车马防卫的技能,利于有所前往。

注释: ①良马逐,利艰贞:此以“良马奔逐”比喻九三“畜德”既充、强健至盛,又与上九阳刚“合志”,故可施展才用;但因三位“多惧”,恐其刚亢过甚、冒进有失,故又诫以“利艰贞”。《程传》:“三以刚健之才,而在上者与合志而进,其进如良马之驰逐,言其速也。”又曰三乾体而居正,能贞者也;当其锐进,故戒以知难与不失其贞也。”
②曰闲舆卫,利有攸往:曰,语气词;闲,《释文》马、郑云‘习’”,犹言“熟练”,此处用如动词;舆卫,指车马防卫之技,这两句紧承前文之义,说明九三不可自恃其刚、忘乎艰难,应当不断练习“舆卫”之技,自“畜”不已,则“利有攸往”。《程传》舆者,用行之物;卫者,所以自防。当自日常闲习其车舆与其防卫,则利有攸往矣。”案曰”字,•《释文》引郑玄曰“人实反”,则郑读“日”;《集解》引虞翻注亦作“日”。视文意,“日”字较切。故《程传》依“日”解,《本义》谓“当为‘日月’之‘曰’”。据此,疑当从郑、虞本改“曰”为是。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译文:《象传》说利于有所前往”,说明九三与上九意志相合。

说明: 九三与上九爻位对应,两阳相峙为“不应”之象;但在《大畜》卦,却为阳德并盛而“合志”之征。程颐谓两爻“不相畜而志同”(《程传》)是也。视上九所取“大路”之象,正为九三“良马奔逐”提供了宽畅的场所:由此似可看出两者“合志”的象旨。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译文:六四,束缚在无角小牛头上的木牿,至为吉祥。

注释: ①童牛之牿,元吉:童牛,《释文》“无角牛也”,犹言“小牛”,喻初九;措,音如,《释文》《九家》作‘告’,《说文》同,云‘牛触人(案,《释文》误脱“人”字,据《说文》增),角着横木,所以告人’”,即“木牿”,喻六四。这两句设喻为譬:在无角“童牛”头上加“牿”,犹如六四在初六过恶未萌之初先施“畜止”,妥为“规正”;此即《彖传》“能止健”之义,故获“元吉”。《王注》:“处艮之始,履得其位。能止健初,距不以角;柔以止刚,刚不敢犯。”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译文:《象传》说:六四“至为吉祥”,说明“止健”有方,值得欣喜。

说明: 六四取象,颇为别致童牛”本未长角,却制之以角牿;这在生活现象中未必实有,而在《易》理中却体现“止恶于未-萌”的喻旨。朱熹以为,《大畜》下卦“取其能自畜而不进”,上卦“取其能畜彼而不使进”,并曰四能止之于初,故为力易;五则阳已进而止之,则难。”(《朱子语类》)此说可资参考。


六五,鲼豕之牙,吉。

译文:六五,制约阉割过的猪的尖牙,吉祥。

注释: ①蓣豕之牙,吉:蓣,音細,《释文》引刘表曰:“豕去势曰锁”;豕,音shT,即猪。这两句也是譬喻:猪被阉割,囚性已除,其“牙”则未足惧;犹如九二脱卸“车辏”,停止不前。故“频豕之牙”即喻九二;六五居尊“畜”二,自能使其接受“规正”,遂获“吉”。此亦《彖传》“能止健”之义。《程传》:“豕,刚躁之物,而牙为猛利,若强制其牙,则用力劳而不能止其躁猛,虽絷之维之,不能使之变也;若鑛去其势,则牙虽存而刚躁自止。其用如此,所以吉也。”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译文:《象传》说:六五的“吉祥”,说明“止健”得法,值得庆贺。

说明: 用猪去势为喻,足见此爻取象奇异。但其喻旨却甚明确:表明六五居尊,以柔制刚,犹“畜”人先治其本。程颐曰君子法‘鲼豕’之义,知天下之恶不可以力制也,则察其机,持其要,塞绝其本原。故不假刑法严峻,而恶自止也。”(《程传》)


上九,何天之衢,亨。

译文:上九,何等畅达的天上大路,亨通。

注释: ①何天之衢,亨:何,此当为感叹辞,含“何其通达”之意;衢,音qt《释文》引马融曰“四达谓之‘衢’”,即四面畅通的大路。这两句说明上九阳处《大畜》上艮之终,为“止健”至极、“畜德”至盛之象,犹《大象传》所谓“多识前言往行”的“君子”;故其时大通,如置身于四面畅达的“天衢”,所向必“亨”。《本义》何天之衢,言何其通达之甚也;畜极而通,豁达无碍。”

说明: 爻辞“何”字,诸家训释不同,今引三说以备参考。(一)《王注》认为“何”作语气辞解,犹言“何畜”,即《正义》所谓“更何所畜”。意谓“畜”极已“通”。(二)《集解》引虞翻注,训“何”作“当”;《纂疏》何与‘荷’通”,“训‘当’者犹‘担当’也,刚在上能胜其任,故为‘何’”(案,虞训“当”,似宜解作“正处于”,于义可通)。(三)胡瑗疑“何”为衍字,当作“天之衢,亨”(《周易口义》)。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译文:《象传》说何等畅达的天上大路”,说明上九“畜德”之道大为通行。

说明: 上九为“畜德”大通之象,为本卦最理想的一爻,其义颇为广泛。《折中》引胡炳文曰:“此不徒为仕者之占。《大学章句》所谓‘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者,亦是此意;‘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者,以之可也。”


总论

《大畜》卦所谓“大为畜聚”,表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必须竭力畜聚刚健正气的道理。用经传中拟取的“人事”为喻,犹如“君子”广畜“美德”,“君王”遍聚“贤者”。于是卦辞强调“守正”、“养贤”,指出“畜聚阳刚正德”是“大畜”的关键所在。全卦六爻可分三层辨析:初、二为阳刚被“畜”之象,必须先能“自畜其德”,不宜躁进,故初知危不前则“利”,二“大车”不行“无尤”;四、五为尊者“畜”下之象,必须规正制约“健”者,使所畜尽善尽美,故四束缚初之“童牛”获“元吉”,五制约二之“豕牙”得吉祥;至于上下卦终极两爻,并为“畜德”至盛之象,不存“畜”与“被畜”的关系,故三如“良马”奔逐、利有所往,上如置身“天衢”、畅达亨通。可见,本卦爻义,初、二、四、五爻揭示善处“大畜”之道,三、上两爻展现“大畜”的美盛结果。胡炳文曰:“他卦取阴阳相应,此取相畜。内卦受畜,以‘自止’为义;外卦能畜,以‘止之’为义。独三与上居内外卦之极,畜极而通,不取止义。”(《周易本义通释》)然而,三虽“畜极”,尚须不忘“艰贞”才能长保美德;上九则是“大畜”最为完美的象征,其深意既包含“自身道德盛美”,更体现“天下贤路大开”,即游酢所谓“‘畜’道之成,贤路自我而四达矣”(《折中》引)。显然,此爻的象征本质,已经把“畜德”的功用,充分反映在“畜贤”、“养贤”的意义上,与《彖传》“刚上而尚贤”正相吻合。这一点,似乎又流露着《周易》作者“授贤与能”的思想。韩愈《元和圣德诗》谓“天锡皇帝,为天下主,并包畜养,无异细巨”,实道出对统治阶级“畜养贤者”的期望,与《大畜》喻旨亦应有合。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