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卦
[复卦原文]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 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 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 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 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初九 | 不复远,无祇悔,元吉。 |
象曰 | 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
六二 | 休复,吉。 |
象曰 | 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
六三 | 频复,厉,无咎。 |
象曰 | 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
六四 | 中行独复。 |
象曰 | 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
六五 | 敦复,无悔。 |
象曰 | 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
上六 | 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 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 征。 |
象曰 | 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
[复卦详解]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译文:《复》卦象征回复:亨通。阳气内生外长无所疾患,刚健友朋前来无所危害;返转回复沿着一定的规律,过不了七曰必将转至回复之时。利于有所前往。
注释: ①复:卦名,下震(EE)上坤(H),象征“回复”。《集解》引何妥曰复者,归本之名。群阴剥阳,至于几尽;一阳来下,故称反复。阳气复反,而得交通,故云复,亨也。”
②出入无疾:出,指阳气外长;入,指阳气内生;无疾,无害。《程传》出入,谓生长。复生于内,入也;长进于外,出也。先云‘出’,语顺耳。阳生非自外,,来于内,故谓之入。”又曰春阳之发,为阴寒所折,观草木于朝暮,则可jk矣。‘出入无疾’,谓微阳生长,无害之者也。”
③朋来无咎:朋,指阳。卦中一阳初动上复,群阴引以为朋,故曰“朋来”;阴阳交合,“复”道畅通,故“无咎”。《王注》朋谓阳也。”《尚氏学》阴以阳为朋,《剥》穷上反下,故曰‘朋来’;阳遇阴,故‘无咎’。”
④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反复,指阳刚返转回复;道,规律;七日,借取日序周期“七”象征转机迅速,犹言过不了七日。这两句承“出入无疾,朋来无咎”之义,从“阳复”规律的角度,进一步申说阳刚“来复”之快。案,我国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保留有一种现存文献失载的周初纪日法,即按月亮盈亏规律,分每月为四期,每期七日(或因大小月有八日者),从月初至月末依序取名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生霸死霸考》)。据此七日”正为日序周期转化之数;“七日来复”,当取此象征“转机迅速”之义,犹今语“一星期之间”。联系下经《震》、《既济》两卦均言“七日得”,似与本卦“七日”取义略同。又案,《王注》释“七日”曰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意谓“来复”快速,似有可取。
⑤利有攸往:此重申前文“复,亨”之旨,说明“回复”之时,阳刚气势发展顺畅无碍,故利有所往。《正义》以阳气方长,往则小人道消。”
说明: “七日来复”一语,旧说纷歧,未臻一致。除上文注引王弼说外,今再选录较有影响的三种说法以备参考。(一)《集解》引侯果注,以“十二消息卦”为说,谓阳自《垢》卦消,又沿《剥》至《复》,历七卦而复生;七卦原指七月,“月”《诗•豳风》称“曰”,故当“七曰”。(二)《易纬•稽览图》以六十四卦中的《坎》、《震》、《离》、《兑》为“四正卦”,其二十四爻主二十四节气,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各主一日;《中孚》至《复》,历六日七分,当“七日”。(三)李鼎祚以为九月《剥》卦阳尽,十月纯《坤》用事,《坤》尽而《复》生阳,《坤》六爻加《复》初阳为七交,当“七日”(《集解》)。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译文:《彖传》说回复,亨通”,说明阳刚更甦返回;阳动上复而能顺畅通行,所以“阳气内生外长无所疾患,刚健友朋前来必无害”。“返转回复沿着一定的规律,过不了七日必将转至回复之时”,这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利于有所前往”,说明阳刚日益盛长。回复的道理,大概体现着“天地”生育万物的用心吧?
注释: ①刚反:犹言“阳复”,指卦下一阳回复上升。案,《集解》引虞翻注,以“刚反动”为句,以“动”字属上读,于义无大异。
②动而以顺行:动,谓下震;顺,谓上坤。此取上下象,说明时当“回复”,阳动而能顺行。这句与前句“刚反”,并释卦辞“亨”、“无疾”、“无咎”之义。《正义》‘刚反动而以顺行’者,既上释‘复,亨’之义,又下释‘出入无疾,朋来无咎’之理。”
③天行:此句释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义。《王注》:“以天之行,反复不过七日,复之不可远也。”《本义》阴阳消息,天运然也。”
④刚长:指卦中阳刚日益盛长,释卦辞“利有攸往”之义。《正义》以‘刚长’释‘利有攸往’之义也。”
⑤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之心,犹言“天地生物之心”。此句是针对《复》卦大义发出的叹语。《易童子问》:“天地之心见乎动。”复也,一阳初动于下矣,天地所以生育万物者本于此,故曰“‘天地之心’也,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译文:《象传》说:震雷在地中微动,象征阳气“回复”;先代帝王因此在微阳初动的冬至闭关静养,商贾旅客不外出远行,君主也不省巡四方。
注释: ①雷在地中,复:释《复》卦下震为雷、上坤为地之象。《折中》引刘蜕曰:“雷在地中,殷殷隆隆;阳来而复,复来而天下昭融乎!”
②至日闭关:至日,冬至;闭关,掩闭关阙。这是说明“先王”效法《复》象,于冬至阳气复生之际,休息静养,以利进一步发展。《白虎通•诛伐篇》冬至所以休兵,不举事,闭关,商旅不行,何?此日阳气微弱,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静,不复行役,抉助微气,成万物也。”
③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后,泛指“君主”,与上文“王”同意;省方,即省视四方。这两句承上句义,再申天下静养以助微阳回复之理。《集解》引宋衷曰:“商旅不行,自天子至公侯不省四方之事,将以辅遂阳体,成致君之道也。制之者,王者之事;奉之者,为君之业也,故上言‘先王’而下言‘后’也。”
说明: “至日”,《王注》释为“冬至、夏至”。尚先生亦谓“兼二至言也”,并曰盖古最重二至。《汉书_薛宣传》.•‘日至休吏,所繇来久《后汉•鲁恭传》:‘《易》五月《垢》用事’,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是夏至亦休息,与冬至同。”(《尚氐学》)此说可备参考。
初九,不远复,无抵悔,元吉。
译文:初九,起步不远就回复正道,必无灾患、悔恨,至为吉祥。
注释: ①不远复:指初九以一阳居群阴之下,为“复”之始,最得“复”道,故有“不远”即“复”之象。《王注》广不远而复,几悔而反,以此修身,患难远矣。”
②无祗悔,元吉:祗,当为“衹”(音zhD之误,此处意为“灾患”,《释文》郑云‘病也’。”这两句极言初九“不远复”的好处;既可无灾无悔,又获至大吉祥。
说明: 尚先生详考“祗”为“祇”之误,引证郑玄训“衹”为“病”盖本于《毛诗传》,继而指出病犹菌(灾)也;《复》‘出入无疾’,故‘无菌(灾)悔’。”(《尚氏学》)此说极是。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译文:《象传》说起步不远就回复正道”,说明初九善于修美自身。
说明: 《象传》以“修身”解“不远复”,是对爻辞象征寓意的推阐发挥。《系辞下传》引孔子语释此爻义,有“知不善未尝复行”之谓。程颐据此论曰广不远而复者,君子所以修其身之道也。学问之道无它也,唯其知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7《程传》)
六二,休复,吉。
译文:六二,美好的回复,吉祥。
注释: ①休复,吉:休,美也。此谓六二当阳复之时,柔中居正,下比初阳,犹亲仁下贤,故以回复休美而获吉。《集解》引王弼曰得位居中,比初之上而附顺之,下仁之谓也。既处中位,亲仁善邻,复之休也。”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译文:《象传》说美好的回复,吉祥”,说明六二能够俯就亲近仁人。
说明: 阳刚有“仁”、“善”的象征,六二复“善”亲“仁”,是获吉的关键所在。朱熹曰:“学莫便于近乎仁。既得仁者而亲之,资其善以自益,则力不劳而学美矣。”(《朱子语类》)
六三,频复,厉无咎。
译文:六三,愁眉苦脸而勉强回复,虽有危险却无咎害。
注释: ①频复:频,犹言“颦蹙”,皱眉之状。《集解》引虞翻注,训“频”为“频蹙”,《王注》亦谓“频蹙之貌”,《尚氏学》频,古文‘颦’字。”此谓六三居下卦之上,失正无应,承乘皆阴,“复善”多艰,故有“皱眉勉强回复”之象。案,《程传》训“频”为“频数”,可备一说。
②厉无咎:犹言“虽危无咎”,与《乾》九三义略同(见该爻译注);此诫六三处位多危厉,但能审慎力行“复”道,则无咎害。《尚氏学》知其危厉而振奋焉,则无咎矣。”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译文:《象传》说愁眉苦脸勉强回复的危险”,从六三努力复善的意义看是无咎害的。
注释: ①义无咎••义,犹言“复善之义”。《程传》虽为危厉,然复善之义则无咎也。”
说明: 李士轸曰:“改过向善,虽危无咎。《记》曰‘或安而行之’,初之象也;‘或利而行之’,二之象也;‘或勉强而行之’,三之象也。”(《周易学说》引)此以《礼记•中庸》语释下三爻之象,似有可取。
六四,中行独复。
译文:六四,居中行正,专心回复。
注释: ①中行独复:中行,指六四处五阴之中,其位得正,犹“居中行正”;独,犹言“专”,指群阴唯六四应初,其情弥专,故有“独复”之象。《汉上易传》引郑玄曰爻处五阴之中,度中而行,四独应初。”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译文:《象传》说居中行正,专心回复”,说明六四遵从正道。
说明: 《折中》引缪昌期曰盖《复》之所以为‘复’,全在初爻,犹人之初念也。五阴皆复此而已,惟四在阴中,有所专向,故发此义。”
六五,敦复,无悔。
译文:六五,敦厚笃诚地回复,无所悔恨。
注释: ①敦复,无悔:敦,敦厚。此谓六五柔居尊位,持中不偏,有敦厚自察、笃诚向善之象;故虽失位无应,也能“敦复”免“悔”。《王注h“居厚而履中,居厚则无怨,履中则可以自考;虽不足以及‘休复’之吉,守厚以复,悔可免也。”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译文:《象传》说敦厚笃诚地回复,无所悔恨”,说明六五居中不偏并能自察成就复善之道。
注释: ①自考:考,《释文》引郑玄曰“成也”,又引向秀曰“察也”。“自考”,犹言自我反省考察、成就复善之道。
说明: 陈梦雷曰五与初非比非应而复,困知勉行者也,故曰‘自考’。自,B卩‘人一己百’之意。盖五本远于阳,但以居中能顺,因四自返,加厚其功,故能自成也。”(《周易浅述》)此说分析爻义甚明切。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译文:上六,迷入歧途不知回复,有凶险,有灾殃祸患。要是用于带兵作战,终将惨遭败绩;用于治国理政,必致国乱君凶:直到十年之久也不能振兴发展。
注释: ①迷复,凶,有灾眚:迷复,犹言“迷而不复”;灾眚,《释文》引郑玄曰异自内生曰‘眚’,自外日‘祥’,害物曰‘灾’”,《程传》承此曰灾,天灾,自外来:眚,己过,由自作”。这三句说明上六阴居卦极,不应初阳,上无所承,为迷不知复之象,故谓“凶,有灾眚”。《程传》既迷不复善,在己则动皆过失,灾祸亦自外而至,盖所招也。”
②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用,谓“施用”;以,与“用”同义互文,《王注》训“用”。这四句承前文义,说明上六既迷不知复,若用为行师、治国,必将败绩、害君。《程传>:“迷道不复,无施而可。用以行师,则终有大败;以之为国,则君之凶也。”
③至于十年不克征:十年,《程传》数之终也”,犹言“终久”;征,前行,含“振兴发展”之义。此句总结前文,极言若任用上六必带来深重危害。《尚氏学》不克征,言不能兴起也”;“国君受胁,根本动摇,故其凶至于十年也”。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译文:《象传》说迷入歧途不知回复,有凶险”,是由于上六与君主阳刚之道背道而驰。[说明]胡炳文曰‘迷复’与‘不远复’相反”,“‘十年不克征’亦‘七日来复’之反”(《周易本义通释》)。可见上六穷居极上,已彻底背离“回复”之道,故爻辞以“凶”、“灾眚”为戒。
注释: ①反君道:反,违背。阴为臣,阳为君;上六迷失,不知复阳,故曰“反君道”。《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释“迷复凶”谓“弃其本”;《重定费氏学》云阴不从阳”,此说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