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畜卦

小畜卦

[小畜卦原文]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 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 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 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 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 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 复自道, 其义吉也。
九二 牵复,吉。
象曰 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 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 夫 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 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 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 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 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 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 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 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 凶,有所疑也。

[小畜卦详解]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译文:《小畜》卦象征小有畜聚:亨通;浓云密布却不降雨,云气的升起来自我方西邑郊外。

注释: ①小畜:卦名,下乾(=)上巽(=),象征“小有畜聚”。案,“畜”字,兼有“畜聚”、“畜养”、“畜止”诸义。聚物既可以养物,又可以止物,则卦名之义当以“聚”为本,以“养”、“止”为引申。故《释文》训“畜”为“积也,聚也”,又引郑玄日养也”;《程传》日畜,止也,止则聚矣。”“小”字,象征阴,又指程度大小,卦中“六四”一阴居五阳之间,正是小者畜大、所畜甚微之象,故称“小畜”。《程传》以为六四“能畜群阳之志”,“谓以小畜大,所畜聚者小”。
②亨:物能以小畜大,以下济上,则有益于刚大者之行,故可亨通。就卦象看,指六四所畜唯小,又能以柔济刚,故“刚中而志行,乃亨”(见《彖传》译注)。
③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西,古人以为象征“阴方”;我,卦中以阴为主,故称我。这两句说明以阴畜阳,所畜不能盛大;犹如阴气先从阴方升起,聚阳甚微,未足以和阳成雨,故有“密云不雨”象。《集解》引崔憬曰:“云如不雨,积我西邑之郊,施泽未通,以明‘小畜’之义。”又,《程传》云,阴阳之气。二气交而和,则相畜固而成雨。阳倡而阴和,顺也,故和;若阴先阳倡,不顺也,故不和,不和则不能成雨。云之畜聚虽密,而不成雨者,自西郊故也。东、北阳方,西、南阴方。自阴倡,故不和而不能成雨。以人观之,云气之兴,皆自四远,故云‘郊’;据四而言,故云‘自我’:畜阳者‘四畜之主也。”

说明: 朱熹曰‘西郊’,阴方;‘我’者,文王自我也。文王演《易》于羑里,视岐周为西方,正《小畜》之时也。”(《本义》)此可备一说。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译文:《彖传》说小有畜聚”,譬如柔顺者得其位而上下阳刚与之相应,所以称“小有畜聚”。又如上下健强而又逊顺,阳刚居中而志向可以施行,因此获得亨通。“浓云密布却不降雨”,说明阳气畜聚未足犹上行离去;“云气的升起来自我方西邑郊外”,说明阴阳交和之功方施却未畅行。

注释: ①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柔指六四;上下,指卦中五阳。此句以六四阴柔得位、有应于上下诸阳,释卦名“小畜”。《程传》以阴居四,又处上位,柔得位也;上下五阳皆应之,为所畜也。以一阴而畜五阳,能系而不能固,是以为‘小畜’也。”
②健而巽,刚中而志行:健,指下卦乾;巽,逊顺,指上卦巽;刚中,指九二、九五。这两句举上下卦象及二、五爻象,说明“小畜”之时,上下强健逊顺,阳刚居中、其志能行,故得亨通。此释卦辞“亨”义。《程传》内健而外巽,健而能巽也;二、五居中,刚中也;阳性上进,下复乾体,志在于行也。刚居中,为刚而得中,又为中刚。言畜阳则以柔巽,言能亨则由刚中。以成卦之义言,则为阴畜阳;以卦才言,则阳为刚中:才如是,故畜虽小而能亨也。”
③尚往:指阳气犹在上行,犹言阴气畜阳不足,故未成雨。此释卦辞“密云不雨”。
④施未行:指阴阳交和之功方施而未畅行,犹言“小畜”不能成大。此释卦辞“自我西郊”。《程传》二气不和,阳尚往而上,故不成雨。盖自我阴方之气先倡,故不和而不能成雨,其功‘施未行’也。‘小畜’之不能成大,犹西郊之云不能成雨也。”

说明: “小畜”义为“小畜大”、“阴畜阳”,用人事来比喻,可视为“臣畜君”。譬如“臣”既能畜聚“君”之美德,又能抑止“君”之过误,即可导致卦辞所谓“亨”。但由于所畜只能“微小”,不得“越轨”,犹言不可制约其“君”,所以“小畜”之德,体现于“密云不雨”;若“既雨”,则道必穷厄。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译文:《象传》说:和风飘行天上(微畜未发),象征“小有畜聚”;君子因此修美文章道德以待时。

注释: ①风行天上,小畜:释《小畜》卦上巽为风、下乾为天之象;风飘行天上,微畜而未下行,故为“小畜”之象。《集解》引《九家易》曰广风者,天之命令也。今风行天上,则是令未下行:畜而未下,‘小畜’之义也。”
②懿文德:懿,音W,指德行美好,《说文》“懿,转久而美也”,此处用如动词,犹言“修美”。这是说明“君子”效法“小畜”之义,以修美文章道德。《正义》:“以于其时施未得行,喻君子之人,但修美文德,待时而发。”

说明: 本卦《大象传》直接从卦名“小畜”,阐发“君子以懿文德”的意义。孔颖达指出,“凡《大象》‘君子’所取之义,或取二卦之象而法之者”,“或直取卦名,因其卦义所有,‘君子’法之,须合卦义行事者”;并认为此处“懿文德”不取“风行天上”之象,属于后一例(《正义》)。可备参考。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译文:初九,复返自身阳刚之道,哪有什么咎害呢?吉祥。

注释: ①复自道,何其咎?吉:复自道,犹言“自复其道”。此谓初九以阳居《小畜》之始,上应六四,有“被畜”之象;但初质尚弱,被畜必危,遂知几自复阳道,故无咎获吉。《折中》引龚焕曰初九以阳刚之才,位居最下,为阴所畜,知几不进,而自复其道焉,何咎之有?九二‘牵复’,亦谓与初牵连而内复也。”案,《程传》及《本义》均释“复”为“上进”,《折中》谓其“沿王弼旧说”,并录以备参考。

说明: 初九获“吉”,在于及时觉悟反正;能“复自道”,正可以“自畜”阳德。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译文:《象传》说复返自身阳刚之道”,说明初九行为合宜可获吉祥。

注释: ①其义吉:义,犹“宜”,即不悖理。《折中》引张浚曰能反身以归道,其行己必不悖于理,是能自畜者也,故曰‘其义吉’。”

九二,牵复,吉。

译文:九二,被牵连复返阳刚之道,吉祥。

注释: ①牵复,吉:牵,牵连。此言九二以阳居《小畜》下卦之中,本欲上行以畜于六四,因初九所“牵”亦“复”,故与之并“吉”。《折中》引何楷曰与初相牵连而复居于下,故吉。”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译文:《象传》说:被牵连复返阳刚之道、居守中位,说明九二也能不自失阳德。

注释: ①不自失:指九二不失阳德。《折中》引杨万里曰初安于复,故为自复;二勉于复,故为牵复。能勉于复,故亦许其‘不自失’。”

说明: 初位正,二得中;两者当“小畜”之时,均能复阳获吉。可见,“中”、“正”是这两爻的要素。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译文:九三,车轮辐条散脱解体,结发夫妻反目离异。

注释: ①舆说辐,夫妻反目:说,通“脱”;辐,车轮中直木,《说文》“轮镣也”,《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又《释文》云“辐,本亦作‘辏’,马云‘车下缚也’,郑云‘伏菟’”,《说文》又释“辕”为“车轴缚脱辐”与“脱辏”,皆谓车不能行。此谓九三居《小畜》下卦之终,刚亢躁动,比近六四,受其所畜,两者遂成“舆辐”、“夫妻”的关系•,但四乘三,三受其制,终致冲突而“说辐”、“反目”。马其昶云三g畜以迫近于阴,为其所制,曰‘不能正室’者,罪三之不自敛而受制于阴也>(《重定费氏学》)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译文:《象传》说夫妻反目离异”,说明九三不能规正妻室。

注释: ①正室:正,作动词,犹言“规正”;室,妻室,《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

说明: 下三阳居六四之下,有受“畜”之象;但均不宜被“畜”,应当自畜阳德。原因是阳在下刚质未盛,被畜必危。因此,初、二能“复”获“吉”;三独进被畜,终致“说辐”、“反目”,其凶难免。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译文:六四,阳刚施予诚信;于是离去忧恤、脱出惕惧,就必无咎害。

注释: ①有孚:指九五刚健孚信于四,而四为《小畜》卦主,上承五阳,因此小有畜聚。《集解》引虞翻曰孚谓五。”《尚氏学》四卦主,五阳孚之,故曰‘有孚’。”
②血去惕出,无咎:血,《释文》引马融曰当作恤,忧也。”这两句紧承前文,说明九五既下施孚信,六四柔正相承,“畜阳”有道,因此脱离忧惧,无所危害。《折中》引项安世曰以阴畜阳,以小包大,能无忧乎?独恃与五有孚,故能离其血惕,去而出之,以免于咎。臣之畜君,必信而后济,非与上合志,不可为也。”案,项氏读“血”如字,盖承荀爽、王弼义(见《集解》、《王注》),可备一说。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译文:《象传》说阳刚施予诚信、于是脱出惕,”,说明六四与阳刚尊上意志相合。

注释: ①上合志:指四上承九五。《集解》引荀爽曰从五,故曰‘上合志也’。”案,尚先生以为“上”谓五、上两爻,曰五、上皆阳,四承之,阴遇阳得类,故曰‘合志’。”(《尚氏学》)于义亦通。

说明: 六四柔正承上,九五刚中有信:两者相得,为“小畜”至美的象征。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译文:九五,心怀诚信而牵系群阳共信一阴,用阳刚充实丰富近邻。

注释: ①有孚挛如:挛,音Iu6n,牵系、连接,《说文》挛,牵系也,从手鏺声”,《释文》马云‘连也如,语气助词。此句说明九五以诚信之德牵系下三阳共信六四,蔚成“柔得正而上下应之”(《彖传》)的“小畜”盛况。《尚氐学》孚,谓孚于四;四卦主,阳喜阴,故下三阳亦孚于四。挛,引也,牵也,言阳皆孚四,有若牵引连接也。”
②富以其邻:富,阳称富,此处作动词,犹言“增富”;邻,指六四。此句承上句意,说明九五不但牵系诸阳共信于四,且以阳刚增富之,即《象传》所谓“不独富”之义。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译文:《象传》说心怀诚信而牵系群阳共信一阴”,说明九五不独享自身的阳刚富实。

说明: 《折中》曰:“此爻之义,从来未明。今以卦意推之,即六四者近君之位也,所谓‘小畜’者也;九五者君位也,能畜其德以受臣下之畜者也。”又曰四与五相近,故曰‘邻’。又‘邻’即‘臣’也,《书》曰‘臣哉邻哉’是也。‘富’者,积诚之满也;积诚之满,至于能用其邻,则其邻亦以诚应之矣。”此说可通,宜备参考。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译文:上九,密云已经降雨、阳刚已被畜止,至高极上的阳德被阴气积载;此时妇人必须守持正固以防危险,要像月亮将圆而不过盈;君子若往前进发必将遭凶。

注释: ①既雨既处,尚德载:尚,即“上”,“尚德”指“阳德”;载,积载。这两句说明上九阳居《小畜》之终小畜”穷极,化“不雨”为“既雨”,上之阳刚尽为六四之阴所畜,故有“已降雨”、“被畜止”、“阳德被积载”诸象。《程传》九以巽顺之极,居卦之上,处‘畜’之终,从畜而止者也,为四所止也。既雨,和也;既处,止也。阴之畜阳,不和则不能止;既和而止,畜之道成矣。”又曰四用柔巽之德,积满而至于成也。阴柔之畜刚,非一朝一夕能成,由积累而至,可不戒乎?载,积满也。”案,“小畜”义在“密云不雨”,上九“既雨”已见物极致穷;故《程传》“畜之道成”,应当理解为‘小畜’之道穷尽。”
②妇贞厉,月几望:妇,喻阴;贞厉,犹言“守正防危”(参见《屯》九五译注);几,接近,“几望”即“月将圆”。这两句戒“阴”不可满盛,说明“小畜”之道宜“密云”、不宜“既雨”,故取妇人守正防危、当如月将圆不过盈为喻。案,“月几望”,义同《归妹》六五(见该爻译注)。
③君子征凶:君子,喻阳;征,进也。这句戒“阳”不可沿着“小畜”穷极之道向前发展,若让阴气尽载阳德,必致危亡,故取君子进则遭凶为喻。案,《折中》引杨时曰:“月,溯日以为明者也。望,则与日敌。故‘几望’则不可过。君子至此而犹征焉,则凶之道也。《小畜》以阴畜阳为主,其极必疑阳,故戒之如此。”此说承《王注》“妇制其夫,臣制其君”,“阴疑于阳,必见战伐”之义,认为“小畜”至极必反。可资参考。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译文:《象传》说密云已经降雨、阳刚已被畜止”,说明此时阳德被阴气积聚满载君子若往前进发必将遭凶”,说明往前将使阳质被阴气凝聚统化。

注释: 疑:通“’凝”(见《坤》卦《文言》译注)。此指“小畜”至极,阴气盛盈,上九若顺此以往,其阳必被阴气所凝聚统化,故“征囚”。

说明: 本爻辞可分三层理解:(一)“既雨既处,尚德载”,总说《小畜》至极必反的道理;(二)“妇贞厉,月几望”,戒“阴”不可盛满;(三)“君子征凶”,戒“阳”不可被“阴”尽畜。全爻大义是强调“小畜”只能守持“所畜者微小”之道,反之必致凶厉。


总论

译文:

注释:

说明: 《小畜》卦旨,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小畜大”、“阴畜阳”的道理。就畜聚的主体看,是“小”者、“阴”者;就畜聚的程度看,是微小、不过甚。卦辞以“密云不雨”为喻,正是从这两方面指明卦义,强调“阴”只能在适宜的限度内畜聚“阳”,以略施济助为己任,形成浓云而不降雨的情状:这是“小有畜聚”的至美之道。换言之,阴聚阳而不制阳,犹如臣畜君而不损君,于是“小畜”可致“亨通”。李士轸曰《孟子》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臣能畜君,君能从臣,所以亨也。”(《周易学说》引)卦中五阳爻为被畜的对象,六四阴爻为畜阳的主体。下卦三阳不宜被六四所畜,在于阳质尚弱,被“畜”必被制,故初、二能返复、自畜阳刚获“吉”,三躁进被畜遂致“脱福”、“反目”之灾;上九居“小畜’’穷极之际,被“畜”必被损,故以凶设戒;唯九五阳刚中正,与六四如君臣相得,诚信相推,成为“畜”与“被畜”之间最完美的象征。可见,本卦虽以阴为主爻,其大旨还是以“抉阳”为根本归宿,体现了《周易》崇尚阳刚之德的思想。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