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卦

屯卦

[屯卦原文]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 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 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 大得民也。
六二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 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 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 反常也。
六三 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 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 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 之,往吝穷也。
六四 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 求而往,明也。
九五 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 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 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屯卦详解]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译文:《屯》卦象征初生:至为亨通,利于守持正固;不宜有所前往,利于建立诸侯。

注释: ①屯:音Zhiin,卦名,下震(E2)上坎(H),象征“初生'案,“屯”,甲金文作(见罗振玉《殷墟书契后编》)、“#”(颂壸文,见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颂鼎文,同上),均像植物种子萌生、破土而出之形;《说文》曰屯,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P贯一,一地也,尾曲。”可见,“象艸木之初生”是造字本义;又因物初生而多瑕难,遂引申有“难”义。故《序卦传》谓“屯者,物之始生也”,《彖传》云“刚柔始交而难生”,并合“屯”义。(卦形以“下震上坎”相重喻“屯”,已具《彖传》、《大象传》所释,见下文注;以后各卦均仿此。)
②元亨,利贞:元,至大(见《坤》六五译注),“元亨”犹言“至为亨通”;利贞,利于守正。此谓事物初生、正待成长,故其势至为亨通;但初生之物应当正其根本、固其体质,故又利于守正。案,《正义》:“《屯》之四德,劣于《乾》之四德,故‘屯’乃‘元亨’,亨乃‘利贞’。《乾》之四德无所不包,此即‘勿用有攸往又别言‘利建侯’,不如《乾》之无所不利。”此说以为《乾》“四德”不受限定,《屯》则有所限制,于义似通。以下《随》、《临》、《无妄》诸卦言“四德”者可藉此参考。
③勿用有攸往,利建侯:此谓事物初生,艰难当前,故不可轻动“有往”,应当广资辅助,故以“利建侯”为喻。《正义》•/‘世道初创,其物未宁,故宜利建侯以宁之。”《程传》天下之屯,岂独力能济?必广资辅助,故利建侯也。”案,《周易》卦爻辞中出现的“用”字,一般有两种含义:一、作动词,犹言“施用”。如《乾》“潜龙勿用”、《渐》“其羽可用为仪”等。二、作副词,犹“宜”,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训为“应”、“宜”可从。如本卦“勿用有攸往”、《升》“用见大人”、《谦》“用涉大川”等均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译文:《彖传》说:初生,譬如阳刚阴柔开始相交而艰难随着萌生;这是在危险中变动发展,前景尽管大为亨通却要守持正固。每当雷雨将作而乌云雷声充盈宇间,恰似大自然制造万物于草创之际、冥昧之时的情状;这种时候王者应当建立诸侯治理天下而不可安居无事。

注释: ①刚柔始交而难生:刚柔指阴阳。此句释卦名“屯”,说明事物“初生”之际,正是阴阳始交之时,此时必多艰难。《正义》以刚柔二气始欲相交,未相通感,情意未得,故‘难生’也。若刚柔已交之后,物皆通泰,非复难也。”案,《汉上易传》震者,乾交于坤,一索得之,‘刚柔始交’也”;“坎,险难:‘刚柔始交而难生’也。”此以内外卦象为说,于义可通。
②动乎险中,大亨贞:动,指下震;险,指上坎。此以上下象释卦辞“元亨,利贞”,说明物“初生”犹如动于“险”中,故虽“大亨”亦须守“贞”。《正义》大亨,即元亨也;不言‘利’者,利属于贞,故直言‘大亨贞’。”
③雷雨之动满盈:雷,指下震;雨,指上坎。此句谓上下卦有雷雨将作、雷声乌云充盈之象,譬喻刚柔始交、物将萌生时的“氤氲”情状。王注雷雨之动,乃得满盈,皆刚柔始交之所为。”
④天造草昧;草,草创;眛,冥昧。此句紧承前句之意,又举“天造草昧”的情形,进一层譬喻初生之物将萌的状态。《正义》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如在冥昧之时也。”
⑤不宁:谓不可安宁无事。此句合前文“雷雨之动”“天造草昧”,释卦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正义》于此草眛之时,王者当法此《屯》卦,宜建立诸侯,以抚恤万方之物,而不得安居于事。”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译文:《象传》说:乌云雷声交动,象征“初生”;君子因此在时局初创之际努力经略天下大事。

注释: ①云雷,屯:释《屯》卦上坎为云、下震为雷之象。案,云在雷上,将雨未成,故坎震为《屯》;若水在雷下,则雨已降,故震坎为《解》:两卦象、义均相反。《折中》引李舜臣曰:“坎在震上为《屯》,以云方上升,畜而未散也;坎在震下为《解》,以雨泽既沛,无所不被也。故雷雨作者,乃所以散屯;而云雷方兴,则屯难之始也。”
②君子以经纶:经纶,用如动词;《说文》“经,织从丝也”,“纶,青丝绶也”,两字连用,即以治丝喻治国。这是说明“君子”观《屯》象,悟知当局势初创多艰之时,须奋发治理天下。《本义>:“屯难之世,君子有为之时也。”

说明: 愈是“初生”之物、“草创”之事,愈迫切期待着抉持、治理。《大象传》从本卦引申出“君子经纶”的意义,至见贴切。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译文:初九,徘徊流连,利于静居守持正固,利于建立诸侯。[说明]《周易》中的“贞”字,通常以“正”为训,即《师》卦《彖传》所谓“贞,正也”(《子夏传》、《尔雅•释诂》并同,参阅《乾》卦译注)。用“人事”譬喻,犹言行为守正,心志坚固,事必有成。故《文言》云“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但就各卦爻辞中出现的“贞”具体分析,其义又因该爻居位“得正”与否而略有差别:一、若阳爻居初、三、五,阴爻居二、四、上,均得“正位”;此时爻辞称“贞”,意犹“继续保持正固”。二、反之,若阳爻居二、四、上,阴爻居初、三、五,均为“失正”;此时爻辞称“贞”,意犹“努力趋正自守”。第一义如本卦初九“利居贞”,第二义如《讼》九四“贞吉”。余可类推。这种意义上的微异,须读者根据爻位、辞旨细加玩味。《左传》襄公七年穆子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不论曲、直皆规范于“正”,似与上述“贞”之两义相契合。又,虞翻《易》学有“之正”说,旨在“失正”之爻均令其“变正”,在义理上似亦与“贞”第二义可通。

注释: ①磐桓,利居贞,利建侯-磐桓,即盘桓。此言初九处“屯”之始,宜守正谨慎不进,多获资助,故云“利居贞,利建侯”。《王注》处《屯》之初,动则难生,不可以进,故磐桓也。处此时也,其利安在?不唯居贞、建侯乎?”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译文:《象传》说:尽管徘徊流连,但心志行为能保持端正;身份尊贵却下居卑位,说明初九可以大得民心。

注释: ①志行正:《正义》初九虽磐桓不进,非苟求宴安,志欲以静息乱,故居处贞也;非是苟贪逸乐,唯志行守正也。”
②以贵下贱:阳贵阴贱,初九阳爻处群阴之下,故有是说。《正义》言初九之阳在三阴之下。”

说明: 本爻“磐桓”,即卦辞“勿用有攸往”之义;“居贞”、“建侯”,亦与卦辞同:旨在强调“屯”之初必须谨慎守正,广资辅助。《象传》“志行正”、“大得民”亦述此意。《折中》引杨万里曰磐桓不进,岂真不为哉?居正有待,而其志未尝不欲行其正也。故周公言‘居贞’,孔子言‘行正’。”


六二,屯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译文:六二,初创之时多么艰难,回复彷徨不前。乘马的人纷拥前来,但他们不是强寇而是来求婚配者;女子守持正固不急于出嫁,久待十年才缔结良缘。

注释: ①屯如,遭如:如,语气词;逭,音zhan,《释文》引马融曰难行不进之貌”,《玉篇》转也”、“移也”。这两句说明六二当“屯难”之时,柔顺中正,能审慎忖度,不急于进,故有“澶如”之象。
②班如:《尚氏学》谓“马多”之状,并引吴汝纶先生《易说》云:《汉书》“车班班,往河间”,义同此。
③匪:通“非”。
④字:谞女子许嫁。《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⑤十年乃字:十年,言时间之久,又含时极转通之义。《正义》“十者,数之极,数极则复,故云‘十年’也。”案,以上四句,“乘马”、“匪寇”指九五,“女子”指六二。谓二与五阴阳相应,故五乘马而来,欲求婚媾;但当“屯难”之时,二前有三、四两阴“阻格”(见《尚氏学》),不宜轻动,故守正待时,至“十年”难消时通“乃字”。爻辞取象兼喻二、五两爻,义主于卦辞所云“利贞,勿用有攸往”。

说明: 《折中》指出,《周易》中提到“匪寇婚媾”的有三处:《屯》二、《贲》四、《睽》上。并就其句法、意义分析说《贲》之为卦,非有《屯》难、《睽》隔之象,则爻义有所难通者。详玩辞意,‘屯如,遺如,乘马班如’,与‘贲如,皤如,白马翰如’,文体正相似,其下文皆接之曰‘匪寇婚媾’。然则,‘屯如,遭如’,及‘贲如,皤如’,皆当读断:盖两爻之自处者如是也。‘乘马班如’及‘白马翰如’,皆当连下‘匪寇婚媾’读:言彼乘马者非寇,乃吾之婚媾也。此之‘乘马班如’谓五,《贲》之‘白马翰如’谓初;言‘匪寇婚媾’,不过指明其为正应而可从耳。”又对《屯》上下卦取象特点分析说此卦下雷上云:雷声盘回,故言‘盘桓’、‘遭如’者下卦也;云物班布,故言‘班如’者上卦也。四与上皆言‘乘马班如’,五之为‘乘马班如’则于六二言之。此亦可备一说也。”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年乃字,反常也。

译文:《象传》说:六二难行不进,是由于阴柔乘凌阳刚之上;久待十年才许嫁,说明难极至通、事理又恢复正常。

注释: ①乘刚:指六二乘凌初阳之上。《集解》引崔憬曰:“下乘初九。”
②反常:反,即“返”。此言六二“贞不字”,有悖常理;“十年乃字”,则难消而事理复常。《正义》反归于常。”

说明: 本爻之象拟“女子”守贞待字,其义归于事物初创时, 发展宜缓不宜速。孔颖达曰:“是知万物皆象于此,非唯男女而已。诸爻所云阴阳男女之象,义皆仿于此。”(《正义》)张浚指出:“以二抱节守志于艰难之世,而不失其贞也。若太公在海滨,伊尹在莘野,孔明在南阳,义不苟合,是谓‘女贞’。”(《紫岩易传》)此说即泛引史例,以明爻象的喻意。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译文:六三,追逐山鹿没有虞人引导,只是空入茫茫林海中;君子应当见机行事,此时不如舍弃不遂,要是一意前往必有憾惜。

注释: ①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即,《集解》引虞翻曰:“就也”,谓追逐;虞,虞人,《尚书•舜典》“汝作朕虞”,《孔传》虞,掌山泽之官。”这两句说明六三处《屯》下卦之上,失正不中,躁于进取,犹无虞人相助而“逐鹿”,徒入林中,必无所获。案,《尚氏学》训“虞”为“备虞”,谓《王注》“虽见其禽而无其虞,徒入于林中”亦释作“备虞”。此说于义可通。
②往吝:此句承前两句意,说明六二当“屯难”失正之时,应该“知几”退处,舍“鹿”不逐;若执意逐之不已,必徒劳无益而致“吝”。案,尚先生云‘吝’字初见。《说文》‘口’部引作‘吝’,云‘恨惜也’;‘逢’部引又作‘遴’,云‘行难’。”并日凡言‘往吝’者,宜从‘行难’义;只言‘吝’者,宜从‘恨惜’义。”(《尚氏学》)所谓“行难”,亦必因“难”而生“恨惜”,故尚先生依《说文》释“吝”为两义,于辞旨可通。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译文:《象传》说追逐山鹿没有虞人引导”,说明贪于追捕禽兽;“君子舍弃不逐、一意往前必有憾惜”,说明追逐不止将致穷困。

注释: ①从禽:从,犹言“追捕”,《尚氏学》‘从禽’意与‘即鹿’同”;禽,泛指禽兽,李鼎祚曰《白虎通》云:‘禽者何?鸟兽之总名,为人所禽制也。’即《比》卦九五爻辞‘王用三驱,失前禽’是其义也。”(《集解》)

说明: 三于“屯难”时,有冒进之象,故爻辞强调“识几”,并指出其行动应借助外力,须“有虞”才能“即鹿”。《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掩目”适可作“无虞”的注脚。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译文:六四,乘马纷拥前去,欲求婚配;此往必获吉祥,无所不利。

注释: ①乘马班如,求婚媾:此谓六四下应初九,阴阳相合,故乘马往求婚配,必可济“屯”获“吉”。《尚氏学》:“四与初本为正应,婚媾而已;然必求者,以二、三为阻也。知其阻而求之,故往吉也。”

《象》曰:求而往,明也。

译文:《象传》说:有求于下而前往,说明六四是明智的。

注释: ①求而往:四阴求初阳,含有上者礼求下贤的喻意。《程传》:“知己不足,求贤自辅,可谓明矣。”

说明: 四居上卦,柔正得位,尊如“公卿”;能以上求下,取刚济柔,必然有利于打通“屯难”局面。程颐指出居公卿之位,己之才虽不足以济时之屯;若能求在下之贤,亲而用之,何所不济哉?”(《程传》)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译文:九五,克服初创艰难,即将广施膏泽。柔小者,守持正固可获吉祥;刚大者,守持正固以防凶险。

注释: ①屯其膏:屯,此处有“克服屯难”之意;其,助词,含推测性语气,犹“将”;膏,用如动词,谓“施膏泽”,《集解》引虞翻日坎雨称‘膏’,《诗》云‘阴雨膏之’是其义也。”《纂疏》《诗_曹风》文,‘膏’去声,与‘润’同义。”此句说明九五阳刚中正,居《屯》尊位,为善处“屯难”、努力打通初创局面之象;又能下应六二,犹将克服“屯难”,下施膏泽,故曰“屯其膏”。《集解》引崔憬曰得‘屯难’之宜,有‘膏泽’之惠。”案,五既应二,则上坎之“云”将化雨下降,正见“膏”象。又,《王注》屯难其膏,非能广其施者”,认为此“膏”为畜积不施之象,可备一说。
②小,贞吉;大,贞凶:此承前句意,说明九五之时“屯难”正在克服,“膏泽”行将广施,柔小处下者守正待时必获吉祥;但刚大居上者尚须敬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功败垂成,故特诫其“贞”而防“凶”。

说明: “贞”训“正”,前注已详。但此字与不吉之辞连用时,如“贞凶”、“贞厉”、“贞吝”、“贞疾”等,《易》家多释为“虽正而不免于凶(厉、吝)”,似于义未安。今案,《豫》六五“贞疾,恒不死”,王宗传《童溪易传》引孟子“生于忧患”为说,则“贞疾”之义当为:守正防疾,可保长久不灭亡(详该爻译注)。又,《履》九五“夬履,贞厉”,《集解》引干宝曰恐夬失正,恒惧危厉”,《折中》引《尚书•君牙》“心之优危,若蹈虎尾”为说,认为此爻“有中正之德,故能常存危厉之心”,则此“贞厉”意犹守正以防危厉”(详该爻译注)。又,《巽》上九“丧其资斧,贞凶”,《象传》曰正乎凶也”,犹言“正于凶”,其义当指“守正避凶”(详该爻译注),依此诸例,则《易》中凡言“贞凶”、“贞厉”、“贞吝”、“贞疾”者,似均当作“守正防凶”、“守正防危”、“守正防吝”、“守正防疾”解,乃与“贞”义相切。《系辞下传》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张载《正蒙》云《易》为君子谋。”卦爻辞每设“贞凶”之类的占语,其义盖戒人常守正固、防备凶吝,适与忧患之作、“为君子谋”的特色契合。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译文:《象传》说克服初创艰难,即将广施膏泽”,说明九五所施德泽尚未及光大。

注释:

说明: 《彖传》说“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可知“草创”之时,事有缓急;以“治天下”为喻,此时当先“建侯”安定大局,然后逐步疏通,全面施治。《白虎通_卦公侯篇》曰王者即位,先卦贤者,忧民之急也”,“《易》曰‘利建侯’,此言因所利故立之。”以此推之,《象传》“施未光”,正是说明先施其急,尚未光大。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译文:上六,乘马之人纷拥而往,欲求婚配,(但竟无感应)泣血伤心泪涟涟。

注释: ①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涟如,形容泪流汪汪之状。此谓上六居《屯》卦之极,初创艰难的局面已经打通,正转向新的发展阶段;但上六质禀阴柔,仍持“屯难”的旧观念,欲效前爻“乘马”求贤,无奈六三同性不应,故“泣血涟如”,徒自伤悲。《周易参义》《屯》之极,乃亨之时也;而上六处屯极,则阴柔无应,不离于险,是安有亨之时哉?”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译文:《象传》说泣血伤心泪涟涟”,上六又怎会长久如此呢?

注释: ①何可长也:指上六虽因不明时变、徒致伤悲,但随着大局进一步亨通,必将恍然自悟、释然无忧。《折中》引杨简曰何可长者,言何可长如此也。非惟深悯之,亦觊其变也,变则庶乎通矣。”

说明: 上六“屯”极终通,“泣血”之忧必不致久长。这一点,正是特定的“时”、“位”所导致的结局。


总论

《屯》卦喻示事物初生之际的情状,义在阐明“初创艰难”。卦辞既言此时可致亨通,又谓利于守正、宜“建侯”广资辅助,表露了作者哲理浓厚的观点:认为创物虽艰难,若能把握正确的规律,前景必将充满光明。卦中六爻,通过不同的物象,揭示处“屯”之道:初“盘桓”,以居正不出为利;二“屯遭”,似女子“守贞待字”则宜;三“即鹿”,当退不当进;四“求婚”,亲下获吉;五“初创”局面将通,但不可疏忽,须守正防凶;上虽“泣血”,但大势已通,必将化忧为喜。综言之,六爻均围绕物之“初生”、时之“草创”,明其吉凶利咎,大旨无不强调居正慎行。从哲学内涵分析,全卦所明“初生”、“艰难”的本旨,是勉励人沿着“草创”之时的发展趋势,不断开拓、进取,以求得“元亨”为最终目的。《大象传》申言“君子以经纶”,即体现“奋发图治”、处“屯”求通的精神。《宋书•谢灵运传》所谓“国屯难而思抚”,疋与此义合,可见,《屯》卦的积极意义,是以辩证的哲学观点,指出“初生”事物的发展前景,展示“君子有为之时”开“屯”致“通”的途径。

鲁ICP备2020040142号-23